WHO: Conditions ripe for further chikungunya spread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 弗兰克·哈德利·柯林斯
在今天的一份《疫情通报》中,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已有多个国家报告基孔肯雅热卷土重来,与近年来相比,部分国家病例激增,另一些国家则有所下降,而且存在多种因素可能导致这种蚊媒病毒进一步大范围传播。
今年美洲地区报告的病例数最多,其次是欧洲地区,其中大多数病例来自印度洋的法国海外省。
今年到目前为止,已有40个国家报告了超过44.5万例病例和155例死亡。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病例分布不均,很难将这种情况称为全球范围内的增长,但持续的传播以及多个风险因素增加了进一步扩散的可能性。
伊蚊种群已站稳脚跟的风险地区
世界卫生组织警告称,患病旅行者体内的感染可能会将该病毒引入新的地区,如果存在埃及伊蚊种群,就可能导致本地传播。
疫情传播的助推因素还包括此前未受影响地区的人群免疫力较低、有利于蚊子繁殖的适宜环境条件、监测漏洞,以及人类流动性和贸易活动的增加。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2025年之前,已有119个国家报告了曾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本地基孔肯雅热传播情况。该组织警告称,在世界卫生组织六个区域中,有27个存在有效埃及伊蚊种群的国家或地区尚未报告本地传播病例。
同时,其他国家存在白纹伊蚊,这种蚊子能够传播基孔肯雅热,对于携带E1 226V突变的病毒株系,其传播效率甚至更高。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在人口众多的地区,病毒传播可能持续存在,从而引发持续的疫情,这会给卫生系统带来沉重负担。
世界多个地区的热点区域
巴西一直是美洲的主要热点地区,其病例和死亡人数占比达96%,且该病毒呈现出季节性传播模式。
已有14个国家报告了相关病例,其中包括古巴的一次疫情爆发,这促使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最近发布了一项旅行建议。
今年年初,法国海外领地留尼汪岛爆发了大规模疫情,这是该岛自2014年以来首次出现本地传播,欧洲的病例主要由此引发。两例与旅行相关的病例在马约特岛引发疫情,导致该病毒首次在当地传播。
在欧洲其他值得关注的动态中,法国本土和意大利均报告了本地传播情况。在今日的更新中,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了法国新增64例本地基孔肯雅热病例,使该国68个聚集性疫情中的病例总数达到637例。该中心还报告了意大利新增55例本地病例,使其四个聚集性疫情中的病例数升至323例。
今年的其他热点地区包括印度和孟加拉国。与此同时,世界卫生组织表示,中国广东省的大规模疫情是该国迄今为止有记录的最大规模疫情,来自21个城市的病例已累计超过1.6万例。
该组织敦促各国加强监测、实验室能力、医疗保健能力以及病媒控制活动。
Hi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