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e we getting closer to the world’s first Nipah vaccine?
一种革命性的尼帕病毒候选疫苗的二期临床试验即将启动,同时将储备一批“试验性疫苗”,以备未来疫情之需。
- 2025年11月12日
- 7分钟阅读
- 作者T V 帕德玛

我们可能即将在研制尼帕病毒疫苗方面迈出一大步。尼帕病毒是一种由蝙蝠传播的极具致命性的病毒,目前尚无针对它的疫苗和治愈方法。
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牛津大学和印度血清研究所(SII)三方合作,即将开展全球首个尼帕病毒疫苗的2期试验——此次试验的是牛津大学的候选疫苗ChAdOx1 NipahB。
这一合作还将生产“最多10万剂的试验性储备”同款疫苗,这些疫苗可在未来疫情爆发时用于紧急使用。
编写尼帕病毒的生物作弊代码
“目前在英国即将结束的该候选疫苗1期试验所提供的临床前研究和初步安全性证据是积极的,”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尼帕病毒项目负责人理查德·贾曼告诉《疫苗作用》(VaccinesWork)。
他的机构现在将提供高达730万美元,用于支持印度血清研究所(SII)进行这款实验性疫苗的工艺开发和生产——这是漫长而彻底的实验过程中至关重要但成本高昂的一步。
认识候选人
ChAdOx1尼帕是一种病毒载体疫苗。这类疫苗实际上并不包含抗原——即能在体内引发免疫反应的分子或结构,而是利用一种无害病毒作为载体,将制造抗原的指令输送到细胞中。我们自身的细胞会根据疫苗病毒传递的代码制造抗原。人体的免疫细胞会将这种抗原识别为入侵者,并发起免疫反应,从而让身体学会在未来如何捕捉和消灭携带相同抗原的病原体。
ChAdOx1(不含“尼帕”)是一种用于传递基因指令的非复制型腺病毒载体。你可能对这个名字有印象——它曾被用于生产牛津大学/阿斯利康的新冠疫苗。
现在,这一相同的平台经过改造,可携带击败尼帕病毒的“作弊码”。
“牛津大学的载体疫苗更有可能是安全的,因为它使用了ChAdOx1平台,该平台的安全性不仅在实验室中经过了测试,还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实际社区环境中得到了验证,”韦亚纳德政府医学院社区医学系教授阿尼什·TS说。阿尼什还是科泽科德的喀拉拉邦尼帕病毒研究与防控一体化健康中心的 nodal 官员,并帮助控制了印度南部喀拉拉邦此前爆发的尼帕病毒疫情。
但这真的会奏效吗?这正是这些试验要弄清楚的。到目前为止,一切还算顺利——但现在还为时尚早。
贾曼表示,2期试验将进一步评估候选疫苗的安全性及其引发免疫反应的能力。研究人员将在比早期1期试验更多的志愿者群体中,测试单剂和两剂的接种方案。
“重要的是,试验参与者将来自受尼帕病毒影响的地区,因此,他们的健康状况可能与未来若该尼帕病毒疫苗获得许可后最有可能接种的人群相似,”他说,“这能让我们了解到当疫苗更广泛地推广时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致命病毒
尼帕病毒会导致75%的感染者死亡。该病毒于1999年在马来西亚首次被发现,此后大多数尼帕病毒疫情出现在印度和孟加拉国。自2001年以来,孟加拉国几乎每年都会爆发疫情。
“尼帕病毒疫苗的研究非常重要,因为这种病毒具有显著的大流行潜力,”阿尼什说。他解释道,目前,尼帕病毒仍是一种动物病毒,人际传播十分罕见,除非是通过医院的超级传播事件以及密切接触者感染。
“如果在病毒积累到有利于在人类中轻易传播的突变并能够引发大规模疫情时,一种有效的疫苗已经准备就绪,那么这种疫苗就可以作为阻止传播和拯救生命的重要策略,”阿尼什说。“我认为未来发生大规模尼帕病毒疫情的可能性很高,因为即使是现在,尼帕病毒的溢出事件在孟加拉国、印度及其邻国可能也在频繁发生,而已确认的病例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贾曼说:“二期试验的完成将使我们更进一步,通过评估这种候选疫苗是否有前景,为那些生活在疫情热点地区的人们提供保护。”
风险上升
“随着气候变化改变栖息地,并可能使携带和传播该病毒的狐蝠与更多人接触,这一点尤为重要。”他说。已知的尼帕病毒热点地区目前仅覆盖狐蝠活动范围的一小部分。这些生物已在非洲、南亚和大洋洲的多个地区被发现,这表明可能有超过20亿人生活在面临尼帕病毒风险的地区。
贾曼补充说,尼帕病毒疫苗的研究还能为科学家们提供重要线索,帮助他们研发针对其他与尼帕病毒相关的病毒的疫苗。尼帕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该科包含75种病毒,其中既有亨德拉病毒这样的人畜共患病病毒,也有麻疹和腮腺炎病毒。贾曼表示:“对尼帕病毒疫苗的研究不仅能加深我们对这些病毒的了解,还能帮助我们为一种尚未发现的新型副黏病毒做好准备。”
贾曼说:“如果出现一种病毒,其致命性与尼帕病毒相当,传染性与相关的麻疹相当,那确实会非常令人担忧——这也正是此类研究至关重要的原因。”
阿尼什表示,东南亚大多数国家的卫生系统薄弱,很容易忽视病毒外溢情况。印度的喀拉拉邦可能因为其强大的监测系统而发现了病例,而其他许多邦可能没有察觉。他警告说:“每一次未被发现的病毒外溢和疫情爆发,都可能让尼帕病毒有机会接触人类免疫机制,并通过积累突变来克服免疫力。” 尽早发现病毒外溢并通过防控来限制疫情爆发,能减少此类突变的积累,这正是尼帕病毒监测的重要性所在。
“因此,我们很有可能会面临这样一种未来局面:由于那些未能识别病毒溢出和小规模疫情的国家或社区中病毒的无节制传播,变异的尼帕病毒会引发疫情暴发。”阿尼什表示,“疫苗可能是我们应对此类情况的唯一策略。”
需要克服的障碍
尼帕病毒疫苗的研发之路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克服。
贾曼解释说,尼帕病毒的难点在于其疫情往往规模很小且呈散发性,这使得开展大规模随机对照疗效试验变得困难。这类研究是在3期试验之后进行的。
阿尼什表示,尼帕病毒仍是一种罕见疾病,其发病情况不确定,因此,开展旨在证明疫苗保护效力的预防性现场试验“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由于这种疾病的罕见性,即使在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中,我们也无法指望会出现病例”。
“这可以在高风险区域、疫情爆发期间及所有相关情况下进行尝试,但统计效力仍会存疑,”阿尼什说。
“因此,我们正在寻找其他方法来收集这些至关重要的数据,”贾曼说。一种选择是利用临床前模型(在人体试验前进行的动物研究,用于测试安全性和免疫反应)收集疗效数据,以估算保护阈值,然后将其用作关注安全性和免疫反应的试验的终点。
另一个担忧是疫苗的成本。阿尼什表示,由于除普通公众外的高危人群可能对接种疫苗更感兴趣,疫苗的成本可能会很高。
这些人群包括医疗服务提供者、感染者的亲友,以及居住在有过或现有病毒溢出史地区的人。可以对居住在狐蝠附近的人群开展大规模免疫接种。
他表示,在高危国家的国家疫苗接种计划或全民健康覆盖套餐中纳入针对高危人群的尼帕病毒疫苗接种,将是最佳选择。
阿尼什表示,需要进行更多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也就是说,不局限于候选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有效性。他补充道:“在高风险社区建立监测系统,开展广泛的蝙蝠研究以证明该病毒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以及进行成本研究以估算感染造成的经济负担,这些都应与疫苗研究同步进行,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Hits: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