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新冠疫情的广泛益处

Broad benefits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response

非药物干预措施保护了美国民众免受其他传染病的侵害
Science
30 Oct 2025
Vol 390Issue 6772
p. 442
新冠肺炎疫情对生命和生计造成了巨大损失,新冠后遗症如今已影响全球数百万人( 1 )。在等待有效疫苗研发和推广期间,许多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非药物干预措施(NPIs),例如限制大型集会、关闭学校和工作场所、居家隔离令、接触者追踪和检测以及强制佩戴口罩等,以控制疾病传播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新冠肺炎相关死亡。权衡这些干预措施对身心健康和经济效益的成本和收益,对于理解其影响至关重要。在本期第 510 页,Brett 和 Rohani( 2 )报告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非药物干预措施对美国其他常见法定传染病的影响。
许多国家和地区低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胁,而当时如果采取积极的国内非药物干预措施(NPIs)来抑制疾病传播,并迅速关闭国际边境,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死亡人数,并使经济恢复到接近正常的运转状态。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措施进行回顾表明,那些早期采取强有力的非药物干预措施来抑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2(SARS-CoV-2)病毒传播的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挪威、新加坡、韩国和台湾,在预防死亡和经济发展指标之间取得了最佳平衡( 3 )。然而,非药物干预措施对幼儿的教育和发展,以及家庭的福祉和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地位最低的阶层。人们还担心,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实施的非药物干预措施也可能扰乱其他传染病的季节性和长期传播模式。这些干扰可能导致人群对这些疾病的易感性增加,从而导致在放松 NPI 后疾病复发 ( 4 )。
Brett 和 Rohani 重点研究了 2014 年至 2024 年间美国非药物干预措施 (NPI) 对其他传染病发病率(特定人群在特定时期内的疾病发生率)和趋势的影响。所有纳入研究的疾病均依法须上报,且被定义为“非罕见病”(2014 年至 2022 年间在美国报告的病例超过 1000 例),且无完整年份的数据缺失。动物狂犬病是唯一纳入研究的非人类疾病。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拥有良好的全民诊断服务和健全的疾病报告系统,这使得疾病趋势分析能够可靠地进行。美国各州 NPI 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各不相同,这为全面比较疫情期间的疾病趋势提供了支持。
本分析中,疾病的传播行为在统计学上可归纳为三个不同的类别,分别对应于其主要传播机制:环境传播和人畜共患病(从动物传播给人类)、性传播感染以及空气或气溶胶传播感染。对预计不受非药物干预措施影响的环境传播和人畜共患病的分析证实,在疫情期间,法定传染病的监测系统仍然有效运行。对性传播感染的分析表明,疫情期间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对这些感染的影响很小且短暂。动物狂犬病和甲型肝炎是分析中的异常值,因为它们的发病率在疫情后有所下降。这一趋势可归因于疫情后开展的野生动物狂犬病疫苗接种运动以及疫情前三年发生的大规模多州甲型肝炎疫情。 
非药物干预措施显著降低了空气传播和气溶胶传播感染的发生率。即使部分州出现反弹,在放松非药物干预措施后,大多数州的感染率仍低于数学模型预测值。这一观察结果强化了非药物干预措施在应对疫情期间的“附带效益”论点。然而,该研究的观察结果和结论仅适用于美国,因此在其他国家进行验证至关重要。由于该分析基于疾病通报数据,而这些数据需要完善的实验室和诊断能力,因此这种验证很可能主要局限于其他高收入国家。应将新冠疫情期间实施非药物干预措施程度各异的国家纳入研究范围,包括最低限度的缓解措施(例如瑞典)、部分实施的措施(例如英国)以及消除措施(例如新西兰)。
Brett 和 Rohani 的分析中并未纳入麻疹,因为这种疾病在美国较为罕见,美国早在 25 年前就宣布消除了地方性麻疹 ( 5 )。然而,麻疹在美国卷土重来,许多其他国家也报告了大规模的麻疹疫情,尤其是在 2024 年至 2025 年。这种疫情反弹表明,新冠疫情期间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可能掩盖了疫情前后大量未接种疫苗的易感儿童,而一旦这些措施放松,这些儿童的状况就暴露出来了。这些观察结果也凸显了各国消除麻疹工作的脆弱性,以及制定全球根除麻疹目标的必要性 ( 6 )。
新冠疫苗的研发速度创下纪录,从病毒基因序列公布到安全有效疫苗获得上市许可,仅用了 326 天。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是一个资助疫苗研发的国际组织,计划将应对下一次大流行威胁的疫苗研发时间缩短至 100 天( 7 )。将非药物干预措施(NPI)的实施力度提升至最高水平,可能是遏制病原体传播并为疫苗推广争取时间的最佳方法。目前已制定了用于判断是否需要采取公共卫生疾病消除策略的框架( 8 )。
对疫情控制措施所有正面和负面影响进行全面分析,有助于确定最有效、最高效、最恰当的措施及其最佳时机、目标群体和力度。这些知识能够为应对不可避免的下一次疫情提供循证指导。

Hits: 1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