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国国际旅行者发热初始评估指南

This entry is part 118 of 123 in the series 指南

Fever in the Returning International Traveller Initial Assessment Guidelines

热带病与旅行咨询委员会(CATMAT)

前言

热带病与旅行咨询委员会(CATMAT)为加拿大公共卫生署(PHAC)提供有关热带传染病及国际旅行相关健康风险的持续、及时的医学、科学及公共卫生建议。加拿大公共卫生署认可本声明中提出的建议和推荐基于当前可获得的最佳科学知识与医疗实践,并将本文件分发,为旅行者及为旅行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医学界提供信息参考。
使用或管理药品、疫苗或其他产品的人员还应了解产品说明书或其他类似获批的使用标准或使用说明的内容。本文中阐述的使用建议及其他信息可能与持证生产商提供的产品说明书或其他类似获批的使用标准或使用说明中的内容存在差异。生产商仅在产品按照产品说明书或其他类似获批的使用标准或使用说明使用时,才为其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申请批准并提供相关证据。

一、引言

国际旅行者发热是旅行后常见的综合征,可能是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疾病的征兆,其中最重要的疾病是疟疾。因此,所有发热患者或主诉发热的患者都应被询问近期旅行史。尽管归国旅行者发热可能由良性自限性感染(如导致旅行者腹泻的常见病原体)或与旅行无关的典型全球性常见病因引起,但在初始阶段必须将其视为医疗急症,需要及时且全面的评估。
要做出准确诊断并采取恰当的处理措施,就需要详细的旅行史,包括旅行行程详情(目的地、抵达和离开日期)、旅行方式、旅行前准备工作,以及在国外可能的暴露情况或接受的医疗治疗 / 护理,同时还需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并特别关注有定位症状或体征的系统。随后应合理进行实验室检查,下文逐步列出的诊疗流程将明确最基本的必要检查项目。
成员:P.J. 普洛德博士(主席)、C. 比洛博士、A. 博吉尔德博士、J. 布罗菲博士、M. 克罗克特博士、W. 格斯奎尔博士、A. 亨特勒夫女士、A. 麦卡锡博士、K.L. 麦克林博士

当然代表:G. 布鲁内特博士、J. 克里根博士、P. 沙勒布瓦博士、M. 泰珀博士、P. 麦克唐纳博士、J. 吉文博士

联络代表:C. 格林纳韦博士、A. 波兹盖伊博士、C. 许博士、P. 泰特尔鲍姆博士

荣誉成员:C. 威廉・L. 詹尼斯博士

顾问:S. 斯科菲尔德博士

†本声明由 A. 博吉尔德博士、W. 格斯奎尔博士、A. 麦卡锡博士编写,并经热带病与旅行咨询委员会(CATMAT)批准

加拿大公共卫生署
本文件旨在:
  • 为一线临床医生(包括急诊科、无预约诊所及初级医疗机构的医生)提供归国旅行者发热的初始评估和处理指导;
  • 为无法随时获得住院部、内科或传染病科支持的一线临床医生,提供归国旅行者发热初始阶段之后的评估和处理指导。

二、归国旅行者发热的流行病学特征

归国旅行者发热可能由热带感染引起,也可能由在全球范围内分布更广泛的疾病导致。众多关于国际旅行后疾病的大型研究系列一致表明,疟疾(20%-30%)¹、急性旅行者腹泻(10%-20%)和呼吸道感染(10%-15%)是旅行者发热的主要原因 ²⁻¹¹(表 1)。归国旅行者发热的其他常见原因包括登革热(5%)、由伤寒沙门氏菌或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肠热症(2%-7%)、皮肤和软组织感染(2%-11%)、立克次体病(3%)、尿路感染和性传播感染(2%-3%)、病毒性肝炎(3%)以及非特异性病毒性综合征或类单核细胞增多症综合征(4%-25%)²⁻¹¹。
在发热的归国儿童旅行者中,疟疾(35%)、病毒性综合征(28%)、不明原因发热性疾病(11%)、登革热(6%)和肠热症(6%)是最常见的病因 ¹²。国际旅行后发热也可能由非感染性原因引起,其病因多样,包括药物反应、肺栓塞、炎症性肠病(IBD)等炎症性疾病、恶性肿瘤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按目的地进行针对性分析,有助于了解旅行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¹³(表 2)。对于有印度次大陆旅行史的发热归国旅行者,应警惕肠热症的可能:在英国三年内报告的 416 例输入性伤寒病例中,70% 来自印度和巴基斯坦 ¹⁴。另一方面,输入性疟疾病例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旅行者的感染相对风险最高 ¹⁵。与疟疾不同,登革热更可能在南亚、东南亚和拉丁美洲感染,而非非洲 ¹³。
旅行目的也是旅行史中有用的信息。以探访亲友(VFR)为目的的旅行者(包括探访亲友的儿童)是旅行相关感染的高风险人群 ¹²,尤其易患疟疾 ¹⁶和肠热症⁴,而探访亲友的儿童则还易患急性病毒性肝炎 ¹⁷。
全面的旅行史,结合对旅行日期、旅行方式、地区风险、包括活动和行为在内的具体旅行行程所对应的可能疾病的了解,对于缩小鉴别诊断范围、排除危及生命的旅行相关感染至关重要。潜伏期(即从初次暴露感染到出现症状的时间)对于完善鉴别诊断也有帮助。例如,若症状在离开流行地区超过 2 周后才出现,那么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旅行者腹泻等潜伏期较短的旅行相关疾病即可被可靠排除。同样,对于仅在国外旅行一周、归国后数天内就出现症状的旅行者,结核病(TB)、乙型肝炎(HBV)或内脏利什曼病等潜伏期较长的旅行相关疾病,则可排除为旅行相关病因。
对于短期和长期旅行后发病的归国旅行者,考虑其最早和最晚可能的暴露日期,对于更好地利用潜伏期来制定鉴别诊断方案至关重要。以下逐步诊疗流程旨在指导临床医生对归国发热旅行者进行初始评估,在极少数情况下,当无法及时获得住院支持或专科会诊时,也可提供进一步指导。

表 1:归国旅行者发热的单中心 ²;³;⁵⁻¹¹ 和多中心⁴;¹² 分析中主要明确诊断

1. 疟疾(20%-30%)2.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2%-11%)
3. 急性旅行者腹泻 / 胃肠炎(10%-20%)4. 立克次体病,包括非洲蜱咬热、地中海斑疹热(蜱传斑疹伤寒)(3%)
5. 呼吸道感染(RTI)(10%-15%)6. 急性尿路感染 / 性传播感染(UTI/STI)(2%-3%)
7. 登革热(5%)8. 病毒性肝炎(3%)
9. 肠热症(伤寒沙门氏菌或副伤寒沙门氏菌感染)(2%-7%)10. 类单核细胞增多症综合征或病毒性综合征(4%-25%)
(热带病与旅行咨询委员会(CATMAT)声明可在以下网址查询:http://www.phac-aspc.gc.ca/tmp-pmv/catmat-ccmtmv/index-eng.php

表 2:归国旅行者发热的多中心⁴;¹³ 地区旅行分析中主要明确诊断

撒哈拉以南非洲疟疾、呼吸道感染、腹泻病、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东南亚登革热、呼吸道感染、腹泻病、疟疾
中南亚 / 印度次大陆肠热症、登革热、疟疾、腹泻病
南美洲腹泻病、呼吸道感染、登革热、疟疾
加勒比地区 / 中美洲腹泻病、呼吸道感染、登革热、疟疾

三、归国旅行者发热的评估

目标:排除危及生命、传染性强或可治疗的疾病

(一)第一步:旅行史

A. 旅行前准备旅行前咨询:日期、地点、联系方式

已接种疫苗及接种日期;如适用,需注明口服或注射剂型;是否完成旅行所需及常规儿童免疫接种的全系列疫苗

疟疾预防用药:药物种类、剂量、用药方案、服药依从性、用药时长、副作用

其他预防用药:药物种类、剂量、用药方案、服药依从性、用药时长、副作用

其他个人防护措施:疟疾 / 旅行者腹泻备用治疗药物;蚊帐;衣物;杀虫剂使用

航空旅行准备:深静脉血栓(DVT)预防措施、时差反应缓解药物

环境风险应对准备:防晒、防暑、高原反应应对

B. 具体旅行行程旅行日期(用于估算潜伏期)

旅行季节:雨季、旱季

具体目的地:地区;城市、农村;是否靠近淡水区域;丛林、沙漠

旅行目的:旅游、商务、探访亲友(VFR)、其他

旅行方式:住宿类型;是否偏离常规旅游路线;露营、徒步旅行

当地人群情况:是否有结核病接触史、当地疫情、疾病流行情况

交通方式:是否拥挤;是否接触骆驼、大象等动物

C. 暴露史 *街头食品 / 当地饮用水(可能引发肠热症、旅行者腹泻)

节肢动物叮咬(可能引发疟疾、登革热、基孔肯雅热、虫媒病毒病、立克次体病、非洲锥虫病)

食用未煮熟肉类 / 未经巴氏消毒乳制品(可能引发旋毛虫病、布鲁氏菌病、弓形虫病)

血液和体液暴露:性行为、文身、穿耳洞、注射(包括疫苗接种)、静脉吸毒以及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PEP)(可能引发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感染、乙型肝炎 [HBV]、丙型肝炎 [HCV]、单纯疱疹病毒 [HSV] 感染、梅毒、淋病 / 沙眼衣原体感染 [GC/CT])

淡水活动:游泳、皮划艇、漂流(可能引发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

动物接触(可能引发 Q 热、布鲁氏菌病、土拉菌病、炭疽、狂犬病、克里米亚 – 刚果出血热)

狩猎旅行(可能引发立克次体病、非洲锥虫病)

* 有关特定疾病的流行病学信息,请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http://www.who.int/topics/en/)、加拿大公共卫生署(PHAC)(http://www.phac-aspc.gc.ca/tmp-pmv/info/index-eng.php)、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http://wwwnc.cdc.gov/travel/content/diseases.aspx)的网站。

(二)第二步:发热史及临床特征

A. 发热模式每日发热 / 持续发热:常见病因包括疟疾、旅行者腹泻、呼吸道感染、肠热症;不常见病因包括立克次体病;罕见病因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Q 热、布鲁氏菌病、结核病(TB)

双峰热(马鞍热):常见病因包括疟疾、登革热;不常见病因包括钩端螺旋体病;罕见病因包括黄热病、虫媒病毒病

复发性发热:常见病因包括疟疾、肠热症;不常见病因包括阿米巴肝脓肿、钩端螺旋体病;罕见病因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Q 热、布鲁氏菌病、结核病(TB)、地方性真菌病、疏螺旋体病

B. 潜伏期(定义:从暴露 / 感染到疾病症状显现的时间)<2 周:常见病因包括疟疾、旅行者腹泻、登革热、呼吸道感染、流感;不常见病因包括立克次体病、脑膜炎;罕见病因包括黄热病、虫媒病毒病、病毒性出血热

2-6 周:常见病因包括疟疾、肠热症;不常见病因包括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片山热、阿米巴肝脓肿、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罕见病因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Q 热、布鲁氏菌病、东非锥虫病

>6 周:常见病因包括疟疾;不常见病因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阿米巴肝脓肿、结核病(TB);罕见病因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内脏利什曼病、地方性真菌病、西非锥虫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

C. 就诊时发热持续时间<7 天:常见病因包括疟疾、旅行者腹泻、登革热、肠热症、呼吸道感染;不常见病因包括立克次体病、钩端螺旋体病、脑膜炎;罕见病因包括黄热病、虫媒病毒病

7-21 天:常见病因包括疟疾、肠热症;不常见病因包括立克次体病、病毒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罕见病因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Q 热、布鲁氏菌病

>21 天:常见病因包括疟疾、肠热症;不常见病因包括结核病(TB)、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罕见病因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Q 热、布鲁氏菌病

虫媒病毒:包括基孔肯雅病毒、马亚罗病毒、奥尼翁 – 尼翁病毒、罗斯河病毒、辛德毕斯病毒、马脑炎病毒、西尼罗河病毒(WNV)、拉克罗斯病毒、奥罗普切病毒、裂谷热病毒等其他蚊媒病毒,以及卡萨努尔森林病毒、鄂木斯克出血热病毒、克里米亚 – 刚果出血热病毒等蜱媒病毒。

(三)第三步:全面体格检查(含详细皮肤检查)后的主要实验室检查

归国发热旅行者至少应进行以下检查:

前往疟疾流行地区的发热旅行者,在未排除疟疾之前,均应视为疟疾疑似病例。所有实验室检查申请单均应注明旅行史。

  1. 全血细胞计数(含分类计数)、肝功能酶学检查、电解质检查、肌酐检查
  2. 疟疾涂片检查 ± 抗原检测试纸条检测,24-48 小时内至少进行 3 次
  3. 2 次血培养(用于检测伤寒沙门氏菌或副伤寒沙门氏菌、脑膜炎球菌及常见菌血症病原体)
  4. 尿常规检查(± 尿培养)
根据旅行史和流行病学情况,考虑进行以下补充检查:

5. 1 次粪便培养(检测肠道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弯曲杆菌、耶尔森菌、大肠埃希菌 O157:H7)

6. 胸部 X 线检查

7. 粪便寄生虫卵和寄生虫检查(检测环孢子虫、隐孢子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贾第虫)

8. 若潜伏期可能 < 2 周,且旅行者曾前往南亚、东南亚或拉丁美洲,需进行登革热血清学检查

9. 实验室应留存急性期血清样本,若 10-14 天内未明确诊断,需与恢复期血清样本进行配对检测

若主要实验室检查未明确诊断且患者病情无改善,或患者存在并发症风险(如孕妇、儿童、有基础疾病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应考虑转诊给热带病或传染病专业人员(如具备相关资源)。如需进一步支持,可通过加拿大疟疾网络获取(网址:http://www.phac-aspc.gc.ca/tmp-pmv/quinine/index-eng.php)。

(四)第四步:成年旅行者疑似旅行者腹泻或肠热症 ± 立克次体病的经验性治疗 i,ii

适用情况:患者需符合以下所有标准:

1. 不明原因发热;且

2. 疟疾涂片检查阴性 ¹;且

3. 过去 48-72 小时内病情无改善;且

4. 已开具所有其他培养及检查单,结果待回报或无诊断意义

适用情况:患者需符合以下所有标准:

1. 不明原因发热;且

2. 疟疾涂片检查阴性 ¹;且

3. 过去 48-72 小时内病情无改善;且

4. 已开具所有其他培养及检查单,结果待回报或无诊断意义

曾前往印度次大陆或东南亚旅行1. 阿奇霉素:口服,1000 毫克 / 次,每日 1 次,连续服用 5 天(备选方案:第 1 天口服 1000 毫克,之后每日口服 500 毫克,连续服用 6 天)±

2. 多西环素 **:口服,100 毫克 / 次,每日 2 次,连续服用 7 天

曾前往印度次大陆或东南亚以外地区旅行1. 环丙沙星:口服,500 毫克 / 次,每日 2 次,连续服用 3-7 * 天 ±

2. 多西环素 **:口服,100 毫克 / 次,每日 2 次,连续服用 7 天

i)第四步不能替代第三步(全面体格检查后的主要实验室检查),经验性治疗也不应妨碍对患者的持续密切随访。不明原因发热指无明显定位症状或体征的发热,常是包括疟疾和肠热症在内的多种旅行相关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对于所有前往疟疾潜在流行地区的归国发热旅行者,必须通过 48 小时内进行 2-3 次涂片检查 ± 快速抗原检测来筛查疟疾。过去 48-72 小时内病情(主观或客观指标)未明显改善的成年患者,在等待检查结果期间,可按上述方案进行经验性治疗。此类患者需接受频繁的临床复查(每 1-2 天 1 次),直至明确诊断并开始针对性治疗,或直至主观和客观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在开始上述经验性治疗前,应按照第三步的要求采集所有微生物检测样本。
ii)儿童发热的评估和经验性治疗需特别谨慎,因为该年龄段儿童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更高。对于疑似肠热症的儿童患者,临床医生应优先考虑收入院并启动静脉给药治疗,此时可考虑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注射剂(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此外,多西环素和环丙沙星在儿童中的使用非常规做法,通常仅在明确获益大于潜在风险(如永久性牙齿染色、关节病)的特定病例中使用。应考虑咨询擅长儿童热带病治疗的专科医生。
* 疑似旅行者腹泻者采用 3 天治疗方案;疑似肠热症者采用 7-10 天治疗方案
** 该药物对钩端螺旋体病也有治疗作用

四、附录一:排除常见可致发热的旅行相关感染的特异性检查

旅行相关感染诊断检查项目
疟疾1. 厚血涂片和薄血涂片检查 ± 基于抗原的试纸条检测;24-48 小时内至少进行 2-3 次

2. 若涂片和 / 或试纸条检测结果为阴性,但高度怀疑疟疾感染,需进行血液疟疾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

急性旅行者腹泻 / 胃肠炎(60%-80% 为细菌性感染)1. 1 次粪便肠道致病菌培养(可检测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弯曲杆菌、大肠埃希菌 O157:H7,通常也可检测耶尔森菌)

2. 粪便艰难梭菌毒素检测

3. 3 次粪便寄生虫卵和寄生虫检查(O&P)(需注意,并非所有实验室都会常规筛查包括球虫在内的所有寄生虫;需咨询当地实验室了解特殊染色检查的申请要求)

4. 若出现血便,需进行阿米巴血清学检查 ± 粪便溶组织内阿米巴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呼吸道感染(RTI)1. 胸部 X 线检查

2. 鼻咽拭子(NP)检测:病毒抗原检测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检测甲型 / 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腺病毒、1-3 型副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冠状病毒)

3. 痰培养及药敏试验(C&S)和抗酸杆菌(AFB)检测(根据怀疑程度决定是否进行)

4. 军团菌尿抗原检测

5. Epstein-Barr 病毒(EBV)检测 ——EBV 单核细胞增多症快速检测在≤4 岁儿童中可靠性较差;需检测 EBV 病毒衣壳抗原(VCA)IgM/IgG 抗体、EBV 核抗原(EBNA)IgM/IgG 抗体

6. (根据怀疑程度和旅行暴露史,进行 Q 热、组织胞浆菌病、芽生菌病、球孢子菌病的血清学检查;组织胞浆菌尿抗原检测)

登革热1. 急性期和恢复期(2 周后)血清登革热 IgM 和 IgG 抗体检测
伤寒沙门氏菌或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肠热症1. 2 次血培养(若患者已接受抗生素治疗,需注意血培养结果可能为阴性)

2. 粪便培养

3. (骨髓穿刺及培养)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1. 临床诊断

2. 若存在渗出液,需进行皮肤拭子检查,检测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3. 若为溃疡性病变,需进行吉姆萨染色涂片检查、活检或抽吸物利什曼原虫培养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考虑进行皮肤拭子检查,排除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溃疡性臁疮

立克次体病1. 临床诊断 —— 若存在焦痂则可确诊(但焦痂可能不出现)

2. 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立克次体血清学检查

急性尿路感染 / 性传播感染(UTI/STI)1. 尿常规检查和尿沉渣镜检

2. 尿培养

3. 尿液和 / 或宫颈管拭子检查,检测淋病 / 沙眼衣原体(GC/CT)

4. 生殖器水疱拭子病毒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

5. 血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检测及梅毒血清学检查

病毒性肝炎1. 甲型肝炎(HAV)—— 甲型肝炎病毒 IgM 抗体、甲型肝炎病毒 IgG 抗体检测(除非有既往疫苗接种史)

2. 乙型肝炎(HBV)——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乙型肝炎病毒 e 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 e 抗体(HBeAb)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NA)检测

3. 丙型肝炎(HCV)—— 丙型肝炎病毒总抗体检测

4. 丁型肝炎病毒(HDV)—— 丁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Anti-HDV)检测;血清丁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

5. 戊型肝炎病毒(HEV)—— 戊型肝炎病毒 IgM 抗体检测;血液或粪便戊型肝炎病毒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

6. Epstein-Barr 病毒(EBV)——EBV 单核细胞增多症快速检测在≤4 岁儿童中可靠性较差;需检测 EBV 病毒衣壳抗原(VCA)IgM/IgG 抗体、EBV 核抗原(EBNA)IgM/IgG 抗体

7. 巨细胞病毒(CMV)—— 巨细胞病毒 IgM/IgG 抗体检测;巨细胞病毒抗原血症检测;血清巨细胞病毒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

其他可通过血清学检测诊断的潜在旅行相关感染1. 病毒性感染 —— 基孔肯雅热、虫媒病毒病

2. 细菌性感染 ——Q 热、布鲁氏菌病(也可通过血液或骨髓培养诊断)、钩端螺旋体病

3. 真菌性感染 —— 组织胞浆菌病、芽生菌病、球孢子菌病、隐球菌病(也可通过血清、脑脊液或尿液抗原检测诊断)

4. 寄生虫感染 —— 类圆线虫病、血吸虫病、阿米巴病(也可通过粪便寄生虫卵和寄生虫检查及粪便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

五、附录二:归国旅行者发热相关指导的补充资源

(一)热带病与旅行咨询委员会(CATMAT)声明

《加拿大国际旅行者疟疾预防和治疗建议》(2009 年)

http://www.phac-aspc.gc.ca/publicat/ccdr-rmtc/09vol35/35s1/index-eng.php

《归国旅行者持续性腹泻声明》(2006 年)

http://www.phac-aspc.gc.ca/publicat/ccdr-rmtc/06vol32/acs-01/index-eng.php

《旅行者与性传播感染声明》(2006 年)

http://www.phac-aspc.gc.ca/publicat/ccdr-rmtc/06vol32/acs-05/index-eng.php

(二)加拿大公共卫生署

加拿大疟疾网络协调员(可在加拿大公共卫生署网站查询)

http://www.phac-aspc.gc.ca/tmp-pmv/quinine/index-eng.php

(三)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国家传染病中心病毒特殊病原体分支

http://www.cdc.gov/ncidod/dvrd/spb/mnpages/disinfo.htm

病毒特殊病原体分支标本提交信息

http://www.cdc.gov/ncidod/dvrd/spb/mnpages/specimen.htm(电话:404-639-2888)

(四)国际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疫情网站

www.who.int/csr/don/en

国际传染病疫情警报组织(ProMed)

www.promedmail.org

(五)延伸阅读文章

约翰斯顿 V、斯托克利 JM、多克雷尔 D 等。英国归国发热旅行者:检查和初始管理建议. 《感染杂志》2009;59:1-18.
弗里德曼 DO、韦尔德 LH、科扎尔斯基 PE 等。归国患病旅行者的疾病谱及与暴露地点的关联.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06;354:119-130.
博吉尔德 AK、佩奇 AV、基斯通 JS、莫里斯 AM、莱尔斯 WC. 归国旅行者疟疾诊断延迟问题. 《加拿大医学协会杂志》2009;180(11):1129-1131. 可在以下网址获取:http://www.cmaj.ca/cgi/content/full/180/11/1129
赖诺 B. 旅游胜地登革热病例增多. 《加拿大医学协会杂志》2010;182(4):E195-196. 可在以下网址获取:http://www.cmaj.ca/cgi/content/full/182/4/E195
萨卡克斯 TA、麦卡锡 AE. 一次包罗万象的假期. 《加拿大医学协会杂志》2007;177(1):29-31. 可在以下网址获取:http://www.cmaj.ca/cgi/content/full/177/1/29
丹 eman N、斯林格 R. 黑痂(塔什 noir). 《加拿大医学协会杂志》2008;178(7):841. 可在以下网址获取:http://www.cmaj.ca/cgi/content/full/178/7/841

六、术语表

缩写英文全称中文全称
AFBAcid fast bacilli抗酸杆菌
BIDBis in die每日两次
CATMATCommittee to Advise on Tropical Medicine and Travel热带病与旅行咨询委员会
CDC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美国)
CMVCytomegalovirus巨细胞病毒
CSFCerebrospinal fluid脑脊液
C&SCulture and susceptibility培养及药敏试验
DNADeoxyribonucleic acid脱氧核糖核酸
DVTDeep vein thrombosis深静脉血栓
EBVEpstein-Barr virusEB 病毒( Epstein-Barr 病毒)
EBNAEpstein-Barr virus nuclear antigenEB 病毒核抗原
EBV VCAEpstein-Barr virus viral capsule antigenEB 病毒衣壳抗原
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GC/CTGonorrhea (gonococcus) / Chlamydia trachomatis淋病(淋球菌)/ 沙眼衣原体
HAVHepatitis A virus甲型肝炎病毒
HBcAb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HBeAgHepatitis B e antigen乙型肝炎病毒 e 抗原
HBsAb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HBsAg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VHepatitis B virus乙型肝炎病毒
HCVHepatitis C virus丙型肝炎病毒
HDVHepatitis D virus丁型肝炎病毒
HEVHepatitis E virus戊型肝炎病毒
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SVHerpes simplex virus单纯疱疹病毒
IBD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炎症性肠病
IgMImmunoglobulin M免疫球蛋白 M
IgGImmunoglobulin G免疫球蛋白 G
IVIntravenous静脉内(给药)
MRSA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MSSAMethicillin-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
NPNasopharyngeal swab鼻咽拭子
O&POva and parasites寄生虫卵和寄生虫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反应
PEPPost-exposure prophylaxis暴露后预防处置
PHACPublic Health Agency of Canada加拿大公共卫生署
poPer os口服
RNARibonucleic acid核糖核酸
RSV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呼吸道合胞病毒
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I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呼吸道感染
STI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性传播感染
TBTuberculosis结核病
UTIUrinary tract infection尿路感染
VFRVisiting friends and relatives探访亲友(旅行者)
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世界卫生组织
WNVWest Nile virus西尼罗河病毒

七、参考文献

  1. 热带病与旅行咨询委员会。加拿大国际旅行者疟疾预防和治疗建议. 《加拿大传染病报告》2009;34:1-45.
  2. 斯特芬 R、里肯巴赫 M、威廉 U、赫尔明格 A、沙尔 M. 前往发展中国家旅行后的健康问题. 《传染病杂志》1987;156:84-91.
  3. 希尔 D. 大量美国旅行者前往发展中国家后的健康问题. 《旅行医学杂志》2000;7:259-266.
  4. 威尔逊 M、韦尔德 L、博吉尔德 A 等。归国旅行者发热:全球监测网络(GeoSentinel)监测结果. 《临床传染病杂志》2007;44:1560-1568.
  5. 博蒂奥 E、克莱林克斯 J、斯克鲁滕 W 等。热带地区旅行后发热的病因及预后. 《内科学文献》2006;166:1642-1648.
  6. 多尔蒂 J、格兰特 A、布莱森 A. 热带地区归国旅行者以发热为主诉的病例分析. 《英国医学杂志(质量与安全版)》1995;88:277-281.
  7. 奥布赖恩 D、托宾 S、布朗 G、托雷西 J. 归国旅行者发热:3 年住院病例回顾. 《临床传染病杂志》2001;33:603-609.
  8. 安蒂诺里 S、加利姆贝蒂 L、贾内利 E 等. 1997-2001 年热带地区归国旅行者和移民住院发热病例前瞻性观察研究. 《旅行医学杂志》2004;11:135-142.
  9. 帕罗拉 P、苏拉 G、加津 P、福柯 C、德尔蒙特 J、布鲁基 P. 热带地区归国旅行者发热:1999-2003 年法国马赛 613 例住院病例前瞻性观察研究. 《旅行医学与传染病杂志》2006;4:61-70.
  10. 韦斯特 N、里奥丹 F. 归国旅行者发热:2 年半住院病例前瞻性回顾. 《儿科学文献》2003;88:432-434.
  11. 克莱因 J、米尔曼 G. 英国近期前往热带地区儿童发热病例的医院前瞻性研究. 《英国医学杂志》1998;316:1425-1426.
  12. 哈格曼 S、诺伊格鲍尔 R、施瓦茨 E 等。国际旅行后儿童疾病:全球监测网络(GeoSentinel)分析结果. 《儿科学》2010;125:e1072-e1080.
  13. 弗里德曼 DO、韦尔德 LH、科扎尔斯基 PE 等。归国患病旅行者的疾病谱及与暴露地点的关联.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06;354:119-130.
  14. 库克 F、戴 M、韦恩 J、沃德 L、思雷福尔 E. 2000-2003 年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输入性伤寒病例. 《热带医学与卫生杂志》2007;101:398-404.
  15. 弗里德曼 DO. 短期旅行者疟疾预防.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08;359:603-612.
  16.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监测摘要 —— 疟疾监测:美国 2004 年. 《发病率与死亡率周报》2006;55:23-37.
  17. 贝伦斯 R、柯林斯 M、博托 B、赫普顿斯托尔 J. 英国旅行者感染甲型肝炎的风险. 《英国医学杂志》1995;311:193.

Hits: 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