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思·伯克利博士表示,未来的大流行是“必然的”,我们必须更好地做好准备,以公平分配疫苗。

Future pandemics are a ‘certainty’ — and we must be better prepared to distribute vaccines equitably, says Dr. Seth Berkley

a healthcare worker prepares a vaccine dose

塞思·伯克利博士的新书《公平分配》回顾了新冠疫苗的推出过程,旨在探讨我们如何能更好地为下一次大流行做好准备。(图片来源:彭博社 via 盖蒂图片社)

在COVID-19被正式宣布为大流行病的几个月前,公共卫生领导人就一直在仔细研究来自中国的早期数据,并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

塞思·伯克利博士是著名的传染病流行病学家,也是致力于改善儿童疫苗获取渠道的国际组织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的前首席执行官,他便是这些领导者之一。2020年1月,伯克利及其同事正着手建立一套基础设施,目的是确保一旦科学家们研发出针对这种新型病毒的疫苗,这些疫苗不会被高收入国家囤积,而让贫困国家无法获得。

如今,伯克利出版了一本新书——《公平剂量:一位知情者眼中的疫情与全球疫苗公平抗争史》(加州大学出版社,2025年),书中讲述了这一倡议的推进过程以及从中吸取的教训,同时强调了为何更广泛的疫苗公平抗争远未结束。


2020年1月23日,我正在瑞士阿尔卑斯山高处的达沃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WEF)。当时我是以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首席执行官的身份出席的,该联盟是全球最大的疫苗采购方,致力于为发展中国家的儿童提供新型和未被充分利用的疫苗——全球约一半的儿童生活在这些国家。和往常一样,我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更好地利用针对新旧疾病的疫苗来保护世界。当时已有传闻称,中国即将出现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新型呼吸道疾病疫情。

在硬石酒店的酒吧里,我和妻子辛西娅(一位学术医生兼顾问)与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的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哈切特会面。吃着玉米片,喝着饮料,我们开始讨论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可能会引发的情况,这种病毒后来被命名为COVID-19。当时关于这种疾病的讨论尚未真正上升到高层政治层面,也没有正式列入达沃斯论坛的议程,但人们的担忧与日俱增,那一周有很多人来询问我们的看法。

我们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仅仅是一场令人担忧的疫情爆发,还是流行病学家们长期警告可能会出现的“大流行”。到目前为止,我们只得到官方确认的是一场点源性爆发,病毒从武汉活禽市场的动物传播给了人类。但在关于传染病和流行病的专业邮件列表上,已经有很多关于该病毒可能在人际间传播的讨论,这在我们这个领域是一个巨大的危险信号。我们一致认为,这种新病毒有大规模传播的潜力。无论这是否是那场“大流行”,我们都需要做好准备。

这种情况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问题,即便是那些能够获得疫苗的国家也不例外。但在我看来,更令人担忧的是高收入国家出于自身利益所表现出的不公。从历史上看,发展中国家那些无法获得疫苗的人们本就最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一旦患病,也最有可能出现并发症。他们本就难以获得最基本的医疗服务。

改进现有疫苗的配送并建立更完善的配送系统,是及早发现疫情、让社区为疾病爆发做好准备、确保卫生系统在紧急情况下不会不堪重负以及加强我们的疫情储备的最佳方式。

如果能够研制出针对这种疾病的疫苗——当时我们远不确定是否能成功——我们知道,疫苗库存很快就会被最富裕的国家抢购一空。合乎逻辑的结论是,世界上大多数人口,尤其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将被排除在这些交易之外,从而无法及时获得任何可用的疫苗供应。

我们认为这正是我们可以提供帮助的地方。因此,理查德、辛西娅和我一起讨论了一个大致框架,内容涉及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确保人们能公平获得任何出现的新冠疫苗,以及各类组织(如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全球疫苗免疫联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制药公司在实现这一目标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想象我们自己身处政府决策者的位置,我们设想他们会有动力参与到一种机制中,这种机制通过为各种候选疫苗做出预先购买承诺来集中风险。他们的参与有助于我们集中需求,形成足够的规模,从而激励提高产量,并代表所有人协商最优惠的价格。我们希望促进团结,宣传并满足低收入国家的需求,同时为公平获取疫苗发起一场早期且有力的全球运动。

理查德从达沃斯回到伦敦,与CEPI团队进行了交谈,我则回到日内瓦,与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团队以及我们的联盟合作伙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进行了会谈,随后我们开始了合作。这项联合努力后来成为了新冠疫苗全球获取机制(COVAX)[新冠疫苗全球获取机制是一项确保公平获取新冠疫苗的倡议]。

我们这个致力于新冠疫苗全球获取机制(COVAX)的小团队,开展了我认为是21世纪迄今为止最具雄心的公共卫生行动。在英国进行首次接种39天后,第一剂COVAX疫苗被送达一个由COVAX支持的国家。由于世界卫生组织(WHO)需要时间对疫苗进行资格预审,43天后,非洲的加纳和科特迪瓦才开始接种首批疫苗。42天后,COVAX疫苗已分发至100个国家。由于出口禁令、疫苗民族主义和生产延迟等原因,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延误。但到2021年底,已分发了近10亿剂疫苗;到2022年底,COVAX已向世界上最贫穷国家的人民提供了超过16亿剂疫苗,据估计在这些国家避免了270万人死亡。这是有史以来向发展中国家推出疫苗速度最快的一次。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疫情最初两年约有1600万人死亡;我们仍在统计,这个数字无疑还会上升。而且新冠肺炎绝不是唯一的传染性风险:目前,约七分之一的死亡病例(每年超过700万人)是由传染病导致的。数百万人死于那些我们已有疫苗可预防的疾病。

很难用数字来衡量疫苗预防了多少死亡,但一些估计称,在过去70年里,也就是疫苗常规可用的时期,疫苗已经拯救了超过5亿人的生命。而这仅仅涵盖了我们针对已知会困扰人类的300多种传染病所研发的约30种疫苗。

需要研发更多更好的疫苗,特别是针对结核病、疟疾和艾滋病病毒等主要致命疾病的疫苗,希望也能针对更多癌症。同时,传染病的风险也在发生变化。

即便是我们这些在该领域工作多年的人,也对世界在应对如此规模的紧急情况时准备不足的程度感到惊讶。更重要的是,我们还面临着疫苗民族主义、疫苗外交的风险,以及制造商和世界领导人有时表现出的自私行为。从一开始就很明显,我们无法完美地完成这项工作。但我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我也试图记录下我们所做的一切,以及我希望我们本可以做出的不同做法,以便我们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随着全球逐渐从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恢复过来,我们或许并不愿意去思考未来可能出现的另一场大流行。我们面临着自满、疲惫的情绪,以及对科学和机构日益增长的不信任,而这一切都因在网上迅速传播的蓄意虚假信息而加剧。但我们也有机会利用所学到的经验,在下次做得更好——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下一次大流行的到来是必然的。当那一天真的到来时,我们需要拥有健全的公共卫生系统,理想情况下,还需要有疫苗。

转载自《公平剂量:大流行内幕与全球疫苗公平抗争史》,作者为医学博士塞思·伯克利,经加州大学出版社授权。版权所有©2025。

Fair Doses: An Insider's Story of the Pandemic and the Global Fight for Vaccine Equity
亚马逊售价29.95美元

公平剂量:大流行内幕与全球疫苗公平之战

《公平分配》讲述了疫苗的故事:它们是如何产生的,为何如此重要,以及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尽管我们对疫苗公平性的追求仍在继续。在这场引人入胜的疫苗深度探索中,国际知名的传染病流行病学家和公共卫生领袖塞思·伯克利博士深入剖析了为从埃博拉、艾滋病到疟疾等一系列疾病研发和推广疫苗所面临的挑战。

流行病学家、公共卫生领袖及作家

塞思·伯克利博士是一名传染病流行病学家,目前为疫苗、生物技术和科技公司提供咨询,同时担任布朗大学大流行中心的兼职教授和高级顾问。2011年至2023年,他担任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首席执行官;参与创立了COVAX;还创立了国际艾滋病疫苗倡议组织并担任其首席执行官。

Hits: 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