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VSV 拉沙热候选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an rVSV Lassa Fever Vaccine Candidate

作者 : Elissa Malkin , DO ; Marija Zaric , MD,Ph.D. ; Mark Kieh , MD ; Lindsey R. Baden , MD ; David Fitz-Patrick , MB,BS ; Arianna Marini , Ph.D. ; Heejin Yun , M.Sc.  理学硕士 id=175>, Michelle Engelbrecht , 药学学士 ,代表 rVSVΔG-LASV-GPC 研究组 * 作者信息及单位
发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5 日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2025 ; 393 : 1807-1818
DOI:10.1056/NEJMoa2501073

摘要

背景

目前尚无针对拉沙热的疫苗。拉沙热是一种病毒性出血性疾病,据估计每年在西非造成数千人死亡。一种编码拉沙病毒(LASV)糖蛋白复合物的复制型重组水疱性口炎病毒载体疫苗(rVSVΔG-LASV-GPC)已被研发出来,但其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数据有限。

方法

在这项于美国和利比里亚开展的 I 期双盲试验中,我们将健康成年人(18 至 50 岁)随机分配至 rVSVΔG-LASV-GPC 组或安慰剂组,均采用肌肉注射。受试者接受单次 2× 10⁴ 、2× 10⁵ 、2× 10⁶ 或 2× 10⁷ PFU 的疫苗或安慰剂,或在 6 至 20 周内接受两次 2× 10⁷ PFU 的疫苗或安慰剂。主要终点为受试者报告的不良事件(包括预期不良事件和非预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此评估不良反应情况。由于拉沙热可导致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因此在注射前后均测量了受试者的听力。次要终点是血浆、尿液和唾液中针对 LASV 糖蛋白的结合抗体水平、中和抗体水平以及疫苗载体衍生的病毒 RNA 和 PFU 水平。

结果

共纳入 114 名成年人。未报告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该疫苗引起的局部反应极少,并出现剂量依赖性的轻度至重度早期全身反应,但这些反应均为短暂性的。未发现听力损失。所有剂量均诱导了强效且持久的细胞和体液(结合和中和)免疫反应,这些反应可与常见的拉沙病毒(LASV)谱系发生交叉反应。在血浆、尿液或唾液中均未检测到具有感染性的疫苗病毒颗粒。

结论

rVSVΔG-LASV-GPC 疫苗引起了短暂的局部和全身反应,但未导致听力损失或严重不良事件。该疫苗在美国和利比里亚的健康成年人中,在较宽的剂量范围内均显示出免疫原性。(由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和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资助;ClinicalTrials.gov 注册号: NCT04794218 ;泛非临床试验注册号: PACTR2021106625781067 。)
季节性急性病毒性出血性拉沙热由至少七种拉沙病毒(LASV)系统发育谱系引起,具有大流行潜力。 1-4 近期尼日利亚已出现疫情 5,6 ,欧洲 7 和美国 8 也出现了病例。此外,西非已形成地方性流行 9 。目前尚无获批的拉沙热疫苗可用于减轻健康和经济负担或预防大流行。
由国际艾滋病疫苗倡议组织(IAVI)牵头的联盟正在推进一种拉沙热疫苗 rVSVΔG-LASV-GPC 的研发。该疫苗基于具有复制能力的重组水疱性口炎病毒(rVSV)载体,其中 VSV 包膜糖蛋白基因被拉沙热病毒(LASV)糖蛋白复合物(GPC)基因所取代。 10 基于相同的方法,默克公司开发了一种 rVSVΔG 扎伊尔埃博拉病毒嵌合体疫苗(ERVEBO),该疫苗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欧洲药品管理局和非洲国家的批准。 11-14 自 2018 年以来,在埃博拉疫情期间已接种超过 30 万剂 ERVEBO 疫苗 15 ,并已用于一线工作人员的预防性接种。 13,16
加拿大公共卫生署开发的 rVSVΔG-LASV-GPC 候选疫苗 10,17 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和其他模型中显示出 100%的有效性 18-20。IAVI 临床候选疫苗单剂即可完全保护食蟹猴免受致命的拉沙病毒感染 21 。我们开展了 rVSVΔG-LASV-GPC 试验,以评估该候选疫苗在美国和利比里亚健康成年人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方法

试验设计与监督

在这项 I 期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剂量递增试验中,我们评估了 rVSVΔG-LASV-GPC 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疫苗的生产方法详见补充附录 (可在 NEJM.org 网站上查阅本文全文)。来自美国三个研究中心和利比里亚一个研究中心的 18 至 50 岁健康受试者被纳入不同剂量组(见下文),并按 4:1 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 rVSV∆G-LASV-GPC 或安慰剂(配制稀释剂),均采用肌内注射。
在试验的剂量递增阶段,每组 10 名美国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三个组内,分别接受单次安慰剂或三种剂量水平之一的疫苗:2× 10⁴ 噬斑形成单位(PFU)(第 1 组)、2× 10⁵ PFU(第 2 组)或 2× 10⁶ PFU(第 3 组)。第 4 组的受试者接受安慰剂或剂量为 2× 10⁷ PFU 的疫苗,并根据试验方案的修订(可在 NEJM.org 上查阅)被邀请在首次接种后 6 至 20 周内接受第二剂疫苗。选择接受与首次接种相同剂量且不揭盲的第二剂疫苗的受试者被分配到 4B 组。拒绝接受第二剂疫苗的受试者或为了平衡 4A 组和 4B 组的总体样本量而被分配到 4A 组。 4A 组和 4B 组的给药方案之间没有进行随机化或盲法处理;随机化或盲法仅涉及受试者接受的是活性疫苗还是安慰剂。在试验的剂量扩展阶段,利比里亚的受试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单剂安慰剂或疫苗,剂量分为三个级别:2× 10⁵ (第 5 组)、2× 10⁶ (第 6 组)或 2× 10⁷ PFU(第 7 组)。我们计划在利比里亚招募 60 名受试者,但为了加快招募速度,试验允许超额招募最多 10 名受试者。
参与者在首次接种疫苗或安慰剂后接受了为期 12 个月的随访。随机分组、盲法、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利比里亚药品和卫生监管局的试验性新药授权、机构审查、入组标准和入组详情见补充附录 。作者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保证试验严格按照方案进行。

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

主要目标是评估不同剂量水平下 rVSVΔG-LASV-GPC 的安全性和副作用情况(主要终点)。受试者在注射后 14 天内填写日记,记录主动报告的局部和全身反应性症状。非主动报告的不良事件记录 28 天,严重不良事件和特别关注的不良事件(≥30 dB 的新发听力损失,这是唯一方案规定的特别关注的不良事件)则在整个试验期间进行记录。由于拉沙热与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相关,因此对 22 名受试者在注射前以及注射后 1、3 和 12 个月进行了纯音测听。采集血样进行安全性评估(包括全血细胞计数、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肌酐水平)。评估详情见补充附录 
次要目标包括评估 LASV GPC 特异性抗体反应以及 rVSVΔG-LASV-GPC 在血浆、尿液和唾液中的分布。这些评估在至少接种过一剂疫苗或安慰剂,并在注射前和注射后至少提供一份有效血样的受试者中进行。
在基线和第 8、29、85、169、253 和 337 天采集血样,用于免疫原性评估。在 4B 组受试者中,于第二次给药前以及第二次给药后 2 周和 4 周采集额外样本。在首次注射前以及第 4、8、15 和 29 天采集血液、尿液和唾液样本,用于分析 rVSVΔG-LASV-GPC 的分布。

拉沙病毒特异性检测和疫苗脱落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和标准曲线(来自国家生物制品检定所的抗拉沙病毒抗体第一国际标准品 20/202)定量检测血清中抗拉沙病毒 GPC IgG 抗体。采用以拉沙病毒 GPC II、III 或 IV 系为假型的慢病毒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血清中和抗体。
我们使用 ReLASV Pan-Lassa NP IgG/IgM ELISA 试剂盒(Zalgen Labs),并按照制造商的说明,对利比里亚参与者进行筛查,以确定其是否曾接触过 LASV。我们使用与 LASV GPC 匹配的重叠肽,通过干扰素-γ 酶联免疫斑点 (ELISpot) 试验,检测冷冻保存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 LASV 特异性 T 细胞。
我们采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RT-qPCR) 检测方法,在血浆、尿液和唾液中检测到了 rVSVΔG-LASV-GPC RNA,该方法特异性针对 VSV 核衣壳基因 ( N )。RT-qPCR 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样本,通过 Vero 细胞噬斑试验检测其是否具有复制能力。

统计分析

这项 I 期试验并未进行正式的假设检验,且分析未进行多重性校正。对于每个安全性终点,根据剂量组计算发生事件的受试者百分比。根据剂量组和时间计算 LASV GPC 结合抗体和中和抗体反应的受试者百分比。将各剂量组中安慰剂组受试者的数据按国家/地区进行汇总。结合抗体和中和抗体水平以几何均值和 95% 置信区间表示。抗体血清转化定义为:基线结果为阴性的受试者抗体反应高于检测阈值,或基线结果为阳性的受试者抗体反应较基线至少增加四倍。事后相关性分析采用 Spearman 等级相关检验。

结果

参与者

该试验于 2021 年 7 月至 2023 年 12 月进行。共有 114 名健康参与者入组,并在美国三个地点和利比里亚一个地点进行随机分组。
在接受筛选的 80 名美国志愿者中,53 人入组;其中 31 人为女性,22 人为男性,中位年龄为 26 岁(范围:18 至 49 岁)(见补充附录表 1 和图 S1A)。共有 43 名美国受试者接种了一剂疫苗,10 名接种了一剂安慰剂。共有 44 名美国受试者(83%)完成了试验,9 名(17%)提前退出;尽管研究人员努力联系,但仍有 7 名受试者失访。第 4 组的 22 名美国受试者中有 11 人选择接种第二剂疫苗,并被分配到 4B 组。
表1 试验方案。
在接受筛查的 175 名利比里亚志愿者中,61 人入组;其中 32 名为女性,29 名为男性,中位年龄为 24 岁(范围:18 至 43 岁)( 表 1 和图 S1B)。大多数排除(175 名志愿者中的 45 人)是由于基线听力障碍程度至少为 26 分贝。共有 48 名利比里亚受试者接种了疫苗,12 名受试者接种了安慰剂;第 7 组中有 1 名受试者在随机分组后被发现不符合入组条件,因此未接种疫苗或安慰剂。最终共有 60 名利比里亚受试者完成了试验。
另有一名美国参与者被纳入第 6 组,并接种了与第 3 组相同的疫苗。为了便于报告两个地点(美国和利比里亚)的试验人群数据,来自这名美国参与者(属于第 6 组)的数据与第 3 组的数据一起报告。
表 S1 和表 S2 分别总结了美国和利比里亚参与者的基本人口统计学特征。表 S3 讨论了入组参与者的代表性。

疫苗安全性和反应原性

在美国,67%的疫苗接种者(43 人中的 29 人)报告了至少一次 1 级或 2 级的局部反应性事件;在利比里亚,31%的疫苗接种者(48 人中的 15 人)报告了至少一次 1 级或 2 级的局部反应性事件;在美国,40%的安慰剂接种者(10 人中的 4 人)报告了至少一次 1 级或 2 级的局部反应性事件;而在利比里亚,安慰剂接种者中无一人报告了至少一次 1 级或 2 级的局部反应性事件( 图 1 和图 S2、S3、S4)。疫苗接种者报告最多的局部反应性事件是注射部位压痛(美国为 65% [43 人中的 28 人],利比里亚为 23% [48 人中的 11 人])和疼痛(分别为 44% [43 人中的 19 人]和 19% [48 人中的 9 人])。
图 1 根据剂量组和严重程度,最常见的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
在美国,88%的疫苗接种者(43 人中的 38 人)报告了至少一次 1 级、2 级或 3 级全身反应事件;在利比里亚,52%的疫苗接种者(48 人中的 25 人)报告了至少一次全身反应事件;在美国,80%的安慰剂组受试者(10 人中的 8 人)报告了至少一次全身反应事件;在利比里亚,42%的安慰剂组受试者(12 人中的 5 人)报告了至少一次全身反应事件。最常见的全身反应事件为不适、头痛、肌痛和寒战( 图 1 和表 S4)。共有 11 名美国疫苗接种者(26%)报告了 3 级全身反应事件,他们均属于 4A 组或 4B 组。最常见的全身反应事件为不适,通常持续 2 至 3 天,并伴有 3 级全身反应事件(例如肌痛、寒战、头痛、关节痛和发热),并在 1 至 5 天内消退。在第 4B 组中,第二剂疫苗接种后的反应原性症状似乎比第一剂疫苗接种后更轻。利比里亚有两名疫苗接种者(4%)报告了持续 1 至 2 天的 3 级全身不良反应:1 名受试者报告腹痛和腹泻,另 1 名受试者报告发热。美国有 1 名疫苗接种者和利比里亚有 3 名疫苗接种者出现 2 级或以上实验室异常,但这些异常与临床表现无关(表 S5)。
截至第 28 天,美国 51%的疫苗接种者(43 人中的 22 人)和利比里亚 27%的疫苗接种者(48 人中的 13 人)报告了非预期不良事件,相比之下,美国安慰剂组 20%的受试者(10 人中的 2 人)和利比里亚安慰剂组 25%的受试者(12 人中的 3 人)报告了非预期不良事件(见表 S6 和 S7)。大多数非预期不良事件为 1 级或 2 级;美国 5%的疫苗接种者(43 人中的 2 人)报告了 3 级非预期不良事件,利比里亚无疫苗接种者报告 3 级非预期不良事件,而两国安慰剂组分别为 10%(10 人中的 1 人)和 17%(12 人中的 2 人)。
在 3 级不良事件中,研究者认为其中一例可能与疫苗相关:一名 4A 组受试者在第 14 天出现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持续 5 天。另有两例非预期不良事件被研究者评估为明确与疫苗相关:一名 4A 组受试者在第 4 天出现 1 级淋巴结肿大,持续 3 天;一名 4B 组受试者在接种第一剂疫苗后 1 天出现 1 级窦性心动过速,次日无需治疗即可缓解。
未报告关节炎或皮疹。未发生至少30分贝的新发听力损失(方案规定的特别关注不良事件)、疫苗相关严重不良事件或因不良事件导致的退出。美国一名安慰剂组受试者在注射后181天因娱乐性药物过量死亡,经尸检证实,该受试者发生一例与疫苗无关的严重不良事件。

免疫原性

血清中 LASV GPC 特异性 IgG 抗体反应

在美国疫苗接种者中,43 人中有 42 人(98%)检测到相对于基线的血清 LASV GPC 特异性 IgG 抗体反应,43 名参与者中有 37 人(86%)在第 29 天有反应( 图 2A 和图 S5)。值得注意的是,43 名疫苗接种者中有 3 名在试验第 29 天未采集到样本。在美国接受单剂疫苗的接种者中,IgG 水平通常在第 85 天达到峰值,第 1 组的几何平均值为 2258.4 IU/mL(95%置信区间[CI],1177.7 至 4330.7),第 2 组为 1108.5 IU/mL(95% CI,539.5 至 2277.6),第 3 组为 3506.5 IU/mL(95% CI,1833.2 至 6707.3),第 4A 组为 2056.1 IU/mL(95% CI,808.7 至 5227.5),而对照组为 1.9 IU/mL(95% CI,0.4 至 8.3)安慰剂组。在两剂组(即 4B 组)中,第二剂接种前 IgG 几何平均水平为 1495.8 IU/mL(95% CI,782.5 至 2859.5),第二剂接种后 28 天为 1531.7 IU/mL(95% CI,915.3 至 2563.5)。12 个月时,36 名疫苗接种者中有 31 名(86%)检测到抗体反应。
图 2 根据剂量组和试验访视情况分析抗体反应。
在利比里亚疫苗接种者中,48 人中有 44 人(92%)检测到血清中针对拉沙病毒 GPC 的特异性 IgG 抗体反应( 图 2B )。大多数接种者(48 人中的 27 人[56%])在第 29 天出现抗体反应,42 人(88%)在第 85 天出现抗体反应。第 12 个月的检测结果显示,30 名疫苗接种者(62%)的抗体反应较基线有所改善。结合型 IgG 峰值水平通常出现在第 85 天,第 5 组的几何平均值为 1400.8 IU/mL(95% CI,952.5 至 2060.0),第 6 组为 622.4 IU/mL(95% CI,145.1 至 2669.0),第 7 组为 886.3 IU/mL(95% CI,528.4 至 1487.0),而安慰剂组为 28.6 IU/mL(95% CI,4.2 至 195.9)。疫苗诱导的抗体在多种拉沙病毒(LASV)谱系间表现出交叉反应性(图 S6)。

血清中和抗体反应

在美国,43 名疫苗接种者中有 42 名(98%)产生了血清中和抗体反应( 图 2C 和图 S7),其中大多数在 3 个月内产生(43 人中的 32 人[74%])。12 个月时,36 名疫苗接种者中有 34 名(94%)的抗体反应较基线有所增强。一名接种疫苗后未产生结合抗体和中和抗体反应的受试者在第 8 天后失访。中和抗体在 50% 抑制稀释度 (ID 50 ) 下的峰值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第 1 组 152.6(95% CI,96.4 至 241.5),第 2 组 114.1(95% CI,51.6 至 252.3),第 3 组 119.8(95% CI,72.6 至 197.7),第 4A 组 107.7(95% CI,49.8 至 233.3),第 4B 组 174.3(95% CI,135.4 至 224.5),安慰剂组 11.2(95% CI,9.5 至 13.2)。
在利比里亚的 48 名疫苗接种者中,有 36 名(75%)观察到血清中和活性( 图 2D ),其中大多数在 3 个月内产生应答(48 人中的 35 人[73%])。第 5 组的中和抗体 ID50 滴度的几何平均值峰值为 129.0(95% CI,101.8 至 163.4),第 6 组为 159.0(95% CI,89.5 至 282.3),第 7 组为 92.8(95% CI,68.0 至 126.5),安慰剂组为 27.9(95% CI,15.2 至 51.2)。与 LASV GPC 特异性 IgG 应答类似,第二次免疫接种后(第 4B 组)中和抗体未出现增强( 图 2E 和图 2F )。疫苗诱导的抗体对多种 LASV 谱系具有假病毒中和作用(图 S8)。
在利比里亚招募的 61 名受试者中,4 名(7%)在筛查时检测到 LASV 核蛋白(NP)特异性 IgG 抗体,表明既往曾感染过 LASV。两名受试者(1 名接种了第 5 剂疫苗,1 名接种了安慰剂)体内存在抗 LASV 中和抗体;第 5 剂疫苗接种后的受试者未出现 LASV GPC 特异性抗体反应(图 S9)。
在美国,所有 31 名接种疫苗且采集了外周血单核细胞样本的受试者,在第 29 天通过干扰素-γ ELISpot 检测均显示出疫苗特异性 T 细胞应答( 图 3A 和表 S8)。共有 20 名接种疫苗的受试者(65%)在第 85 天对所有 5 个 GPC 池均有应答,表明其能够识别多种 LASV GPC 表位( 图 3B )。第 4A 组和 4B 组在第 169 天、第 252 天和第 337 天的应答情况相似(图 S10)。
图 3 LASV GPC 特异性 T 细胞反应。
总体而言,各剂量组的血清 LASV GPC 特异性 IgG、中和抗体和干扰素-γ反应均表现出相似的动力学和强度。结合反应、中和抗体反应和干扰素-γ反应之间观察到正相关性(图 S11)。

疫苗病毒血症和病毒脱落

在美国受试者接种第一剂疫苗后,检测了血浆、尿液和唾液中的载体衍生 RNA(图 S12 和 S13 以及表 S9)。到第 29 天,在第 1 组受试者中,12%的人检测到血浆载体衍生 RNA;第 2 组受试者中,62%的人检测到;第 3 组受试者中,100%的人检测到;第 4A 组受试者中,89%的人检测到;第 4B 组受试者中,100%的人检测到。安慰剂组所有受试者的血浆样本中均未检测到载体衍生 RNA。载体衍生 RNA 水平似乎在第 4 天最高,到第 29 天降至定量下限(500 拷贝/毫升)以下。抗体峰值反应与血浆中疫苗衍生 RNA 水平的相关性较弱(图 S14)。数据不足以分析血浆 RNA 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联。
在第 1 组受试者中,12%的人唾液中检测到载体来源的 RNA;第 2 组受试者中,38%的人唾液中检测到载体来源的 RNA;第 3 组受试者中,88%的人唾液中检测到载体来源的 RNA;第 4A 组受试者中,33%的人唾液中检测到载体来源的 RNA;第 4B 组受试者中,67%的人唾液中检测到载体来源的 RNA。在安慰剂组中,一名受试者的唾液中检测到载体来源的 RNA。在第 15 天,载体来源的 RNA 水平最高;在第 29 天,共有 48%的受试者唾液中检测到载体来源的 RNA。尿液中未检测到载体来源的 RNA。从所有 RNA 阳性样本中,均未通过噬斑试验分离出具有感染性的疫苗病毒。

讨论

本临床试验测试了四种不同剂量水平的 rVSVΔG-LASV-GPC 疫苗,以及单剂和双剂接种方案。结果与在人疫苗候选物 21 研发过程中进行的临床前研究以及 rVSVΔG-LASV-GPC 研究疫苗 18-20 的研究结果一致,该疫苗可引起短暂的局部和全身反应,但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或听力损失。与结构类似的 ERVEBO 疫苗 23 和其他减毒活病毒疫苗 24-26 一样,基于重组水疱性口炎病毒的疫苗可能引起发热、寒战、不适、肌痛、头痛、恶心和关节痛。在 2× 10⁴ PFU 和 2× 10⁵ PFU 剂量下,这些症状的发生率较低且程度较轻。在 2× 10⁷ PFU 剂量组(第 4 组)中,约一半的美国受试者在第 1 或 2 天出现 3 级症状,这些症状在几天内消退。在两项 ERVEBO 研究中也报告了肝酶水平的短暂升高,例如一名受试者报告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 27,28 利比里亚受试者的反应原性似乎低于美国受试者。
既往研究表明,接种 rVSVΔG-ZEBOV-GP 疫苗后,人与人之间或动物与动物之间感染 rVSVΔG-ZEBOV-GP 疫苗病毒的风险可忽略不计,该疫苗可有效预防埃博拉病毒病。 29 与 rVSVΔG-ZEBOV-GP 的研究结果一致 23,30 ,我们对 rVSVΔG-LASV-GPC 进行的 I 期临床试验显示,载体来源的血浆 RNA 在第 4 天被检测到,但在第 29 天则无法检测到。唾液 RNA 的检测时间进程有所不同,第 4 天几乎检测不到,而在第 15 天和第 29 天检测到的水平最高。在 rVSVΔG-ZEBOV-GP 的研究中,疫苗 RNA 在唾液中的出现时间晚于血浆。 27,31,32 培养试验未检测到感染性疫苗病毒,这一结果与一项 rVSVΔG-ZEBOV-GP 试验的结果一致 。30 虽然培养法的敏感性低于聚合酶链式反应,但它可能更准确地反映生物体液的感染性。
rVSVΔG-LASV-GPC 的免疫原性评估持续了一年。单次接种至少 2× 10⁴ PFU 至高达 2× 10⁷ PFU 的剂量即可诱导产生强烈的抗体反应,且未观察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所有剂量组均检测到了与在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占主导地位的 IV 系 LASV GPC 结合的 IgG 抗体 ¹ ,通常在接种后第 29 天出现,并在第 85 天达到峰值,接种后一年内下降幅度极小。此外,还检测到了与 I、II、III 和 VII 系 LASV GPC 结合的 IgG。与一项麻疹载体拉沙疫苗的试验结果 ³³ 不同,我们检测到了持续一年的同源血清中和抗体,以及针对在尼日利亚占主导地位的 II 和 III 系 LASV 的中和活性 ¹ 。目前尚无明确的 LASV 感染保护性免疫相关因素,疫苗有效性所需的免疫学阈值也尚未确定。
尽管拉沙病毒(LASV)的清除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 T 细胞被认为发挥着重要作用。 34,35 在我们的试验中,接种 rVSVΔG-LASV-GPC 疫苗可在美国受试者体内诱导广泛且持久的 T 细胞反应。第二剂疫苗并未对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反应产生显著益处。
所有在美国接种疫苗且在第 15 天后提供样本的受试者均检测到 LASV GPC 特异性 IgG 结合抗体和中和抗体,而利比里亚接种疫苗的受试者中只有一小部分未检测到。我们的 I 期临床试验并非旨在比较美国和利比里亚人群的疫苗反应;然而,利比里亚人群的反应强度似乎略低于美国人群。环境因素可能导致不同研究人群对疫苗的抗体反应存在差异。 36 例如,既往免疫可能影响疫苗反应。在四名利比里亚受试者中检测到了既往存在的 LASV NP IgG 抗体。其他受试者也检测到了基线 LASV GPC 特异性抗体。基线反应可能与既往 LASV 感染或与其他沙粒病毒 GPC 的交叉反应有关。 37,38 此前已有研究表明,抗体和 T 细胞可与 LASV 和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的 GPC 发生交叉反应。 39,40 需要对拉沙热流行地区进行进一步研究,以调查这种交叉反应以及先前接触过该病毒的人群的疫苗反应。
这项试验存在诸多局限性,值得探讨。我们开展了一项 I 期试验,但并未进行假设检验。该试验样本量相对较小,部分美国受试者失访,且部分利比里亚受试者体内存在针对拉沙病毒(LASV)的抗体。目前正在进行一项 II 期试验(ClinicalTrials.gov 编号: NCT05868733 ),旨在验证这些发现,扩展安全性数据,并评估在拉沙病毒暴露人群中的免疫原性。
在这项 1 期试验中,rVSVΔG-LASV-GPC 疫苗对拉沙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单剂即可诱导针对主要 LASV 谱系的强效细胞和广泛持久的抗体反应。

笔记

本文表达的观点和结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应被解释为必然代表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或与作者相关的机构和公司的官方政策(无论是明示的还是暗示的),提及商品名称、商业产品或组织也不代表美国政府的认可。
作者提供的数据共享声明可在 NEJM.org 网站上本文全文中找到。
该项目得到了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 (CEPI) 的支持(奖励参考编号 276869),并部分得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下属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的联邦资金支持(主合同编号 75N91019D00024;任务订单编号 75N91019F00130)。
作者提供的披露表格可在 NEJM.org 网站上与本文全文一起查阅。
我们感谢 CEPI 项目团队的持续支持和有益讨论;感谢所有志愿者的参与;感谢国际艾滋病疫苗倡议组织(IAVI)、乔治·华盛顿大学、布莱根妇女医院和东西方医学研究所的全体临床和试验中心团队的协助、奉献和出色表现;感谢所有协助进行临床样本检测的临床研究实验室的成员(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人类免疫学实验室、Neogenomics 和 Charles River Laboratories);感谢 Batavia Biosciences 的员工,他们协助生产了 rVSVΔG-LASV-GPC 候选疫苗;感谢 Bob Bailer 审阅稿件;感谢 Rachel Nowak 和 Anya Crane 对早期版本稿件的编辑协助;感谢 Luis Branco、Doug Simson 和 Zalgen Labs 的员工提供重组 LASV 蛋白;以及感谢以下人员在本工作中发挥的作用:Jeffrey Bethony(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和健康科学学院)。克里斯托弗·库珀、加文·莫罗、袁茂利、萨曼莎·鲍文、娜塔莎·威廉姆斯、艾米·沃伦、阿米拉·巴塞尔、艾米·林奇、苏珊娜·弗朗西斯、马特·普莱斯和瑞安·斯沃耶(均来自国际疫苗免疫联盟);桑吉夫·库马尔、伊丽莎白·奥古尼亚迪、卡梅尔·雷蒙多、杰德·阿德奥蒂、穆罕默德·阿努普、约翰·布伦南、萨曼莎·卡特勒、利亚姆·弗莱彻、凯文·梅耶斯、奥克萨娜·切尔尼亚夫斯卡娅和苏佩尔娜·索哈尔(均来自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人类免疫学实验室);丽莎·亨斯利(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迈克尔·切亚、奎亚维亚·亚米、约翰·法亚和麦迪逊·乔(均来自利比里亚疫苗和传染病研究合作组织);拉克希米·钱德拉莫汉(来自新基因组学公司);卢克·贝特朗(来自查尔斯河实验室);以及艾丽莎·金和霍莉·布林德利(均来自……) 艾美斯)。

补充材料

协议 (nejmoa2501073_protocol.pd​​f)
补充附录 (nejmoa2501073_appendix.pd​​f)
披露表格 (nejmoa2501073_disclosures.pd​​f)
数据共享声明 (nejmoa2501073_data-sharing.pd​​f)

参考

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an rVSV Lassa Fever Vaccine Candidate |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Hits: 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