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EC Q fever
那是什么?
Q 热是由伯氏考克斯体(Coxiella burnetii)感染引起的。伯氏考克斯体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原体,这意味着它可以从动物传播给人类。它最早于 1935 年在澳大利亚的屠宰场工人中被发现,当时被认为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疾病。因此,这种疾病被称为“Q 热”。
需要注意什么
潜伏期为2至8周。至少一半的感染者没有症状。
急性 Q 热患者可出现多种症状。常见症状包括:
- 发烧(持续7至14天)
- 发冷/出汗(需要更换衣物和床单)
- 剧烈头痛(尤其是眼后)
- 畏光(对光敏感)
- 极度疲劳和肌痛(肌肉酸痛)
- 厌食症和体重减轻
- 腹泻和恶心
- 咳嗽。
少数感染者(1%或更少)可能发展为心包炎(心肌内膜炎症)、心肌炎(心肌炎症)或神经系统并发症,例如脑膜脑炎(脑膜炎症,脑膜是覆盖大脑的组织层)和脑脊髓炎(脑和脊髓髓鞘炎症,髓鞘是神经的保护层)。在更严重的急性感染中,可见肺炎和肝炎。妊娠期 Q 热感染可导致早产、宫内胎儿生长受限或流产。
Q 热感染可导致慢性疾病,最常见的是心内膜炎(心脏腔室和瓣膜内膜的炎症)。此外,还可能发生骨髓炎(骨骼炎症)、血管感染(动脉和静脉感染)、主动脉移植感染、慢性肝炎(肝脏炎症)以及脾脏和肺部的炎症性病变。慢性疾病主要发生于存在心脏瓣膜疾病、血管异常和免疫抑制等易感因素的人群。
Q 热疲劳综合征(QFS)发生于约 10%至 15%的 Q 热感染者中,指的是急性感染后 12 个月以上仍持续存在的症状。QFS 的典型特征包括极度疲劳、身体疼痛、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减退以及头痛。
它是如何传播的?
传播途径包括吸入受感染的气溶胶或受污染的土壤、灰尘或水滴。受感染的动物会通过乳汁、尿液、粪便、胎盘组织或产液排出细菌。接触羊毛或其他污染物(受污染的物品)以及通过伤口或溅入眼睛也可能导致感染。
人类感染的细菌主要来源于牛、羊和山羊;然而,其他动物也可能被感染。蜱虫是动物间传播的重要媒介,但不参与人类传播。
伯氏考克斯体具有高度传染性,可在空气、土壤、水和灰尘中存活一年以上。巴氏消毒法可以灭活这种细菌。
流行病学
与动物和动物产品密切接触的人群是感染 Q 热风险最高的人群。这包括屠宰场和其他肉类加工业的工人、农民、兽医、牲畜场工人、剪羊毛工人、动物运输人员以及许多其他接触反刍动物或其产品的人员。
据报道,澳大利亚 Q 热的发病率相对较低,2017 年至 2022 年间每年约有 500 例。然而,2019 年一项针对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献血者的研究估计,过去 30%至 40%的 Q 热患者未被确诊。在大多数开展监测的国家都发现了伯氏考克斯体(Coxiella burnetii)(新西兰、挪威、冰岛和法属波利尼西亚除外)。
预防
除了适当的工作场所设计、安全的工作方法和土地利用规划外,接种疫苗在减少伯氏柯克斯体向人类的传播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Q-Vax 疫苗推荐用于 15 岁以上人群,特别是特定高风险职业人群。该疫苗只需皮下注射一剂,无需接种加强针。
Q-Vax 自 1989 年起在澳大利亚上市,有效率估计为 83%–100%。
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接种疫苗前,必须进行血清学(血液)检测和皮肤试验。如果确诊既往感染,则由于存在不良反应风险,不宜接种疫苗。
已知对鸡蛋过敏且需要接种疫苗的人应转诊至免疫学家、过敏学家或专科免疫服务机构。
不建议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常规接种 Q 热疫苗。
由于缺乏针对15岁以下人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因此不建议该年龄段人群接种疫苗。
副作用
Q 热疫苗接种后的常见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反应 、头痛、发热、寒战和出汗。注射部位出现硬结(坚硬、紧绷的肿胀)或水肿(液体积聚)是一种不常见的副作用,发生率低于 1%。
文档
Q 热疫苗的接种情况必须向澳大利亚免疫登记册 (AIR)报告。
历史上, Q 热登记册存储了个人 Q 热免疫状况的信息,包括疫苗接种和检测结果。 自 2024 年 4 月 15 日起, Q 热登记册已关闭。在 2025 年 6 月 30 日之前,已在 Q 热登记册中登记的人员可以通过登记册访问其疫苗接种/自然免疫电子声明,并将其提交给免疫接种服务机构,以便向澳大利亚免疫登记处(AIR)报告。
资源
作者: Rachael McGuire(默多克儿童研究所 SAEFVIC 研究护士)
评论:Katie Butler(MVEC 教育护士协调员)和 Rachael McGuire(MVEC 教育护士协调员)
日期: 2024 年 4 月
本部分内容会随着新信息的发布和疫苗的上市而更新。墨尔本疫苗教育中心 (MVEC) 的工作人员会定期审核材料的准确性。
您不应将本网站上的信息视为针对您个人或您家人的具体专业医疗建议。如有任何医疗问题,包括疫苗接种、药物及其他治疗方案的选择,您应始终咨询医疗专业人员。
Hits: 3
- 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免疫接种建议
- 脊髓灰质炎
- 疫苗接种
- 青少年免疫接种
- 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报告
- AEFI-CAN:免疫接种后的不良事件 – 临床评估网络
- 专业免疫接种服务
- 过敏和免疫接种
- 无脾和脾功能减退的人疫苗接种
- 澳大利亚免疫登记册
- AusVax安全
- 自闭症和免疫接种
- 结核病
- 妊娠期免疫抑制和婴儿疫苗建议
- 减毒活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或血液制品
- 母乳喂养和疫苗
- 癌症免疫接种指南: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疫苗建议
- 补种免疫接种
- 水痘
- 心脏病儿童的疫苗建议
- 疫苗冷链
- 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 囊性纤维化免疫接种建议
- 疫苗的开发和注册
- 癫痫和免疫接种
- 白喉
- 湿疹和免疫接种
- 老年人群的免疫接种建议
- G6PD 缺乏症和疫苗
- 吉兰-巴雷综合征
- b 型流感嗜血杆菌 (Hib)
- 甲型肝炎
- 乙型肝炎
- 带状疱疹
- 人乳头瘤病毒 (HPV)
- 无脾和脾功能减退
- 低渗性低反应性发作 (HHE)
- 识别免疫接种后的不良事件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TP)
- 免疫抑制和疫苗
- 流感
- 注射部位结节
- 注射部位反应
- 心肌炎和心包炎
- 国际特殊免疫服务网络
- 日本脑炎
- 川崎病和免疫接种
-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
- 强制接种疫苗
- 孕产妇疫苗接种
- 麻疹
- 脑膜炎球菌
- 猴痘
- MTHFR基因
- 针头恐惧症
- 神经系统和神经发育疾病
-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与免疫接种
- 疫苗接种公开披露
- PAEDS(儿科主动强化疾病监测)
- 百日咳
- 药剂师免疫接种员
- 肺炎球菌性疾病
- POTS(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与免疫接种
- Q 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