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婴儿百日咳疫情反弹:需协同应对病例上升趋势

Global resurgence of pertussis in infants.
Liu J, et al. BMJ. 2025. PMID: 41115713

刘珏 ¹,卢格拉姆 ²,乔杰 ³
疫苗接种已降低全球百日咳(又称 “犬吠样咳嗽”)的疾病负担,但该病近期出现反弹趋势 ¹。在 2019 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期间百日咳病例数短暂下降后,中国成为全球百日咳反弹最显著的国家之一 ²。2024 年,中国报告的百日咳病例共计 47.669 万例,死亡 31 例,较 2023 年增长约 12 倍;2025 年初,病例数才出现小幅下降 ²³。英国呈现类似趋势:2023 年确诊病例 856 例,2024 年增至近 1.5 万例,期间有 11 名婴儿死亡,2025 年初才出现缓解的初步迹象 ³。
尽管百日咳反弹呈全球趋势,但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的病例数却显著下降。部分原因可能包括:这些地区疫苗接种覆盖率提高、监测报告系统存在漏洞,同时实验室确诊能力有限,也可能存在百日咳漏诊情况 ³⁴。
当前最受关注的问题是,3 月龄以下婴儿的疾病负担再次加重 —— 这一年龄组是百日咳的最高危人群。包括英国、意大利、奥地利、克罗地亚、丹麦在内的多个欧洲国家,均出现婴儿百日咳病例增加的情况⁵。美洲地区也呈现类似趋势⁶⁷;而亚洲等其他地区的研究同样显示,住院病例和重症病例主要集中在这一年龄组⁸。综上,这些情况迫切要求我们关注疫情反弹的驱动因素,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保护高危人群。

病例增加的潜在驱动因素

从全球来看,当前百日咳反弹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驱动因素包括:疫苗诱导的免疫力随时间减弱,以及 COVID-19 疫情期间常规免疫接种中断导致的免疫力缺口持续存在⁹。在此全球背景下,不同地区在疫苗接种史、病原体进化和人群免疫力方面的差异,造就了百日咳反弹的不同模式 —— 中国与高收入国家近期的疫情情况便是典型例子 ²⁹。
在中国,百日咳反弹可能由多个相互关联的因素导致。首先,疫苗保护效果随时间减弱,尤其是 2006 年中国引入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后,研究显示其保护效力从 1 岁时的 95% 降至 9 岁时的 55%²。
其次,百日咳鲍特菌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变化,包括携带 ptxP3 和 ptxA1 等位基因的菌株出现,以及 pertactin(百日咳杆菌黏附素)或 filamentous haemagglutinin(丝状血凝素)的表达缺失,这些变化可能导致该细菌部分逃避疫苗诱导的免疫保护⁹。
此外,百日咳鲍特菌大环内酯类耐药菌株的报告病例日益增多,这一现象令人担忧 —— 因为抗生素耐药性可能降低治疗效果,影响疫情控制措施。基因组监测显示,在 2024 年中国百日咳疫情中,未被疫苗覆盖的菌株(尤其是 ptxP3 谱系菌株和大环内酯类耐药菌株)占主导地位 ¹⁰。
在许多高收入国家,青少年和成人已成为百日咳的主要传播源。疫苗犹豫情绪蔓延、缺乏系统性加强免疫计划,进一步加剧了这些人群的免疫力衰减问题。此外,尽管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对预防重症和死亡具有较高保护效力,但在人群层面预防感染和传播的效果相对较弱 ¹⁰。在这些国家,青少年和成人患重症、死亡的风险虽低于新生儿和低龄婴儿,但他们在百日咳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维持社区传播的关键群体⁹。

加强防控措施

应对百日咳反弹需采取多方面措施。高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应优化免疫接种策略。例如,中国已将白喉 – 破伤风 – 百日咳联合疫苗(DPT 疫苗)的首剂接种年龄从 3 月龄提前至 2 月龄,以便更早为婴儿提供保护 ²。低收入国家则面临国际援助削减的困境,维持免疫接种计划面临严峻挑战,但仍有可改进的领域,如加强地方接种服务体系、恢复常规免疫接种,以及在偏远地区和冲突地区扩大外展接种项目⁹。
孕期母亲接种疫苗是另一项经证实有效的策略 —— 通过胎盘抗体转移为婴儿提供保护,尤其适用于婴儿百日咳发病率较高的国家 ³。一项涵盖 29 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母亲接种百日咳疫苗后,婴儿在常规接种前感染百日咳的风险降低了 78%¹⁰。目前,澳大利亚、比利时、以色列、新西兰、瑞士、英国、美国等多个高收入国家已推行孕期百日咳疫苗接种 ³⁹。然而,孕期疫苗犹豫仍是主要障碍 ¹¹⁻¹³。例如,美国的孕期疫苗接种覆盖率稳定在 55% 左右;英国则从 2016 年的 76% 降至 2023 年的 58%⁵。这些接种缺口导致重症风险最高的低龄婴儿未能获得充分保护。
尽管疫苗接种已广泛开展,但百日咳仍是严重的公共卫生威胁,疫情仍在持续发生。自疫情以来,百日咳病例数急剧上升,婴儿可预防死亡病例增加,这要求全球采取协同应对措施。临床医生、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政策制定者、社区及研究人员必须携手合作,提高疫苗覆盖率、推广免疫接种,并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只要持续致力于疫苗接种工作,下一个百日咳流行周期就未必会导致婴儿出现可预防的死亡。

Hits: 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