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狂犬病研究人员解释如何保护自己免受这种疾病的侵害

This entry is part 28 of 142 in the series 狂犬病疫苗

Two rabies researchers explain how to protect yourself against the disease

两名狂犬病研究人员解释如何保护自己免受这种疾病的侵害

在动物身上发现的意外狂犬病病例可能会引起对潜在爆发的担忧。对野生动物和人类进行主动疫苗接种有助于保护每个人。

  • 二零二四年二月一日
狂犬病病毒(红色)的潜伏期可持续数天至数月。图片来源:NIAID/Flickr, CC BY
狂犬病病毒(红色)的潜伏期可持续数天至数月。图片来源:NIAID/Flickr, CC BY

2023 年 11 月,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的一只野猫经检测呈狂犬病阳性。它死于该病毒的浣熊变种,这种病毒通常只在阿巴拉契亚山脉发现。在数百英里外的中西部地区发现了这种变种,引发了人们对潜在疫情的担忧,并成立了一个公共卫生工作组,为该地区的所有浣熊接种疫苗。

虽然该病例可能已得到控制,但更好地了解狂犬病的传播方式有助于预防未来的疫情。研究人员罗德尼·罗德(Rodney Rohde)和查尔斯·鲁普雷希特(Charles Rupprecht)解释了狂犬病疫苗接种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感染。

狂犬病的病因是什么?

狂犬病是一种古老的病毒性疾病,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狂犬病被认为是一种被忽视的热带病,通常发生在没有充分监测、预防和控制基础设施的较贫穷社区

狂犬病是不可预测的感染阶段包括数天至数月的潜伏期、早期流感样症状、严重的神经系统影响、昏迷和死亡。人们常见的早期症状,如疲劳、发烧和恶心,通常是非特异性的。神经系统症状可能包括攻击性、意识模糊、吞咽困难和瘫痪。

引起狂犬病的病原体属于一种称为Lyssavirus的病毒属,该病毒以温血脊椎动物为目标。尽管研究人员认为所有哺乳动物都容易受到感染,但只有某些动物是宿主:病原体可以生存、繁殖和传播的环境、栖息地或种群。在美国,狂犬病风险最高的动物宿主是臭鼬、蝙蝠、狐狸、土狼和浣熊。

大多数感染狂犬病的人都是被动物咬伤而感染的。不太常见的途径包括接触开放性伤口或眼睛、鼻子或嘴巴的粘膜。一旦病毒进入人体,它就可以开始在肌肉组织中复制,或者在直接传播到大脑后复制。一旦扩散到其他器官,患者通常会死于脑部炎症。

狂犬病病例是否在增加?

衡量狂犬病的全球负担是困难的,因为监测往往不充分

虽然人类狂犬病在美国很少见,平均每年一到三例,但这种疾病每年在全世界造成数万人死亡

动物的狂犬病发病率每年都不同。2021 年,美国 54 个司法管辖区报告了 3,663 只患有狂犬病的动物,比上一年减少了 18.2%。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特别是自COVID-19大流行以来,由于疫苗生产和获取问题以及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加,狂犬病动物疫苗接种受到干扰。

由于多种生态和社会经济因素,一些国家的人类狂犬病病例有所增加。例如,在中国,狂犬病病例与靠近城市人口和交通枢纽有关。易感动物离疫情暴发的社区越近,传播的可能性就越大。

气候变化导致的气温升高也与动物活动范围的变化导致的狂犬病传播增加有关。例如,随着地区变暖,某些宿主的相对分布和丰度可能会增加,例如吸血蝙蝠等热带物种。北极气温上升可能会增加红狐和北极狐相互作用并导致疫情爆发的频率。

人与动物之间较高的互动率,以及较低的狂犬病教育和预防措施水平,也与感染风险增加有关。

控制野生动物狂犬病是否成功?

先前控制狂犬病的尝试包括动物扑杀和疫苗接种。扑杀动物种群并没有减少感染。相反,它引发了重大的经济、生态和伦理问题。除了杀死可能健康的动物外,扑杀也不划算。

另一方面,动物疫苗接种可以保护动物和人类,同时将风险降至最低并降低成本。野生动物的口服狂犬病疫苗接种始于 1970 年代,当时在当地环境中分发了装有疫苗的诱饵。官员们在欧洲和北美的土狼、狐狸和浣熊种群中看到了狂犬病控制的成功。

我们俩都参加了德克萨斯州的首届口服狂犬病疫苗接种活动。这一努力最终导致该州消除了犬类狂犬病。

在其他国家,如印度和泰国的,也正在考虑将口服疫苗用于预防控制动物的狂犬病。

狂犬病疫苗如何起作用?

狂犬病尚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通过教育和疫苗接种进行预防至关重要。狂犬病可以通过避免暴露或在暴露前或暴露后接种疫苗来预防。

暴露前预防(PrEP)涉及将免疫系统暴露于无害的病毒中,以防止未来的感染。对于从事高风险职业的人,如野生动物生物学家、兽医和动物控制人员,接种两剂狂犬病疫苗可以提供显著的保护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目前建议对暴露风险较高的人接种加强剂量。前往狂犬病高发地区旅行的人可能也要考虑接种疫苗。

暴露后预防(PEP)是指在暴露后尽快接种疫苗或药物以预防感染。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涉及一剂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HRIG),以及暴露当天的狂犬病疫苗剂量。

HRIG 也称为被动免疫,为您的身体提供抗体以中和狂犬病病毒,直到您的免疫系统能够产生自己的抗体。在暴露后 3 至 14 天再接种三剂狂犬病疫苗。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也可以接种第五剂疫苗。

定期和适当的宠物和牲畜疫苗接种对于帮助遏制狂犬病病毒暴露也很重要。动物通常每年接受一次狂犬病加强针

几种新的动物和人类狂犬病疫苗正在开发中,以提高其安全性、成本和有效性。研究人员还在开发当感染到达中枢神经系统时控制狂犬病的治疗方法

如何保护自己免受狂犬病的侵害?

如果咬伤很小,有些人可能没有意识到他们被动物咬伤了。由于病毒的潜伏期很长,它们也可能不记得以前与受感染动物的互动。

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认动物是否患有狂犬病,以及存在哪种狂犬病病毒变体。医生可以根据病例的危险因素,即使没有实验室确认,也可以开始接种疫苗。例如,由于美国最近大多数致命的狂犬病病例都是由未知的蝙蝠叮咬引起的,因此建议在疑似接触蝙蝠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有许多实用的方法可以保护自己免受狂犬病的侵害,例如:

  • 为您的宠物接种疫苗和监督。
  • 从不处理似乎行为异常的野生动物。
  • 不接触生病、受伤或死亡的动物。
  • 永远不要试图喂养野生动物。
  • 尊重动物。不要戏弄动物,打扰它的睡眠或处理它的后代。
  • 总是向动物管理官员、游戏管理员或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报告咬伤。

9月28日是世界狂犬病日,纪念狂犬病疫苗研发者路易斯·帕斯图尔(Louis Pastuer)逝世。


作者

Rodney E. Rohde摄政教授兼医学实验室科学系主任, 德克萨斯州立大学
Charles Rupprecht兽医学副教授, 奥本大学

Two rabies researchers explain how to protect yourself against the disease | Gavi, the Vaccine Alliance

Hits: 121

两名狂犬病研究人员解释如何保护自己免受这种疾病的侵害》有28条评论

  1. 尊敬的孟博士,你好!
    本人在8岁左右全程接种狂犬疫苗(5针法),2022年4月全程接种(4针法),2023年2月接种2针加强,疫苗厂家均为辽宁成大,暴露原因均为猫抓伤,2023年5月在当地医院抽血送检河南中抗测定抗体滴度结果显示为28.5。

    2024年4月13号晚上11点40分骑电动自行车回家途中,在灯光偏暗路段眼前有一只蝙蝠直冲面前(脸部)当时没有戴头盔,不知道有没有碰到脸部,当时很害怕,3分钟后去公共厕所稍微洗洗把脸,然后用75%酒精棉片擦拭脸部,15分钟后到家马上洗澡。

    1、假设蝙蝠抓咬到我头脸部,以往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是否足以应对此次暴露?是否绝对安全?

    2、假设我在接触蝙蝠暴露后洗脸的过程中把水或病毒冲进去眼睛,会不会有暴露的可能性,抗体也能否足以应对?

    3、针对我以往的接种疫苗历程,针对此类暴露情况,是否应该加强两针?如果你觉得我没有风险,不需要加强的情况下,保护期大概还能持续多久?

    恳请孟博士在有空的时候回复一下,我是博士书房公众号的资深读者,疫苗网文章也在微博分享,本人已脱恐,只不过此次事件来的太突然,心里有点慌,凌晨两点在这提问,写完估计才能入睡。

    感谢孟博士回答!

      1. 感谢孟博士回答!哈哈,不是只有10岁,应该说18年前,2006年时候初次接种!昨晚的情况,距离最近加强最后一针已经一年2个月了,所以有点慌。看到你的回答我安心了!

  2. 我那本书放在外面 我也确实没看到猫 并且冬天 我也基本上看不到野猫的影子 书我放在屋子里一个月 就是温度比较低 白天黑天都很冷 我是否可以使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