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暴发疫情。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危害更为严重。2023年2月中旬至4月底,我国呈现一波以甲型H1N1亚型为主的流感流行季,强度略高于新冠疫情前的自然流行年份,而新冠疫情仍持续一定水平,今冬明春可能会面临新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交互或共同流行的风险。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降低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负担的有效手段,可以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健康危害及对医疗资源的挤兑。自2018年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每年流感流行季之前均更新并印发当年度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年9月以来,新的研究证据在国内外发表,新的流感疫苗在我国上市,为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使用工作,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收集和整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2022年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形成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
作者: 孟胜利 医学博士
为每一名儿童接种疫苗
疫苗可以挽救生命,但世界上有太多儿童并未接种疫苗。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只会使未接种疫苗儿童的数量进一步增加。错过疫苗接种的儿童往往生活在最贫困、最偏远和最边缘化的社区。为了帮助他们,必须加大投入,并将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和提供相关服务的卫生工作者(主要由女性构成)置于优先位置。同时,还需要建立公众对疫苗的信心,并充分利用一系列创新的想法和技术,以充分发挥疫苗的积极作用,并确保能惠及每一名儿童。在过去十多年里,尽管全球在提高疫接种率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但在减少零接种儿童数量方面进展甚微。为每一名儿童进行疫苗接种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十章:乙型肝炎
急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病程与其他类型的急性病毒性肝炎难以区分。潜伏期通常为60至90天。临床体征和症状在成人中比在婴儿或儿童中更常见;婴幼儿通常没有症状。大约50%患有急性感染的成人是无症状的。
从最初症状到黄疸发作的无症状前或前驱期通常持续3到10天。它是非特异性的,其特征是在黄疸发作前1-2天突然出现发热、不适、厌食、恶心、腹部不适和黑尿。黄疸期是可变的,但通常持续1-3周,其特征为黄疸、浅色或灰色粪便、肝触痛和肝肿大(脾肿大不太常见)。在恢复期,不适和疲劳可能持续数周或数月,而黄疸,厌食和其他症状消失。
大多数成人急性HBV感染可导致完全康复,消除血液中的HBsAg并产生抗-HBs,从而对未来的感染产生免疫力。相比之下,多达90%的婴儿HBV感染进展为慢性感染。出生时母亲向婴儿的围产期传播(垂直传播)非常有效。在广泛使用暴露后预防措施之前,HBsAg阳性妇女所生婴儿获得HBV病毒感染的比例,HBeAg阴性母亲所生婴儿约为30 %, HBe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约为85%。在出生时进行暴露后预防,包括HepB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 ),然后完成HepB疫苗系列,0.7%至1.1%的婴儿发生感染;尽管接受了HepB疫苗和HBIG,高病毒载量母亲所生的婴儿感染的风险最大。
第九章:甲型肝炎
在前疫苗时代,用于预防甲型肝炎的主要方法是卫生措施和免疫球蛋白(IG)的被动保护。甲型肝炎(HepA)疫苗于1995年在美国首次获准使用。这些疫苗对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提供长期保护。甲型肝炎和脊髓灰质炎流行病学之间的相似性表明,对适当的易感人群广泛接种HepA疫苗可以显著降低疾病发病率,消除病毒传播,并最终消除HAV感染。2004年以前,甲型肝炎是美国最常报道的肝炎类型。从1996年引入HepA疫苗到2011年,甲型肝炎病例减少了95%以上,但2016年在美国重新出现,原因是在报告吸毒和无家可归的人中广泛爆发。作为回应,CDC一直在协助多个州和地方卫生部门应对甲型肝炎疫情。
第八章:流感嗜血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是一种导致严重感染的细菌,尤其是在婴儿中。理查德·菲佛在1892年首次描述了它。在流感爆发期间,他发现流感嗜血杆菌并提出了这种细菌与被称为流感的临床综合征之间的因果关系。查尔斯-爱德华·温斯洛等人在1920年将这种微生物命名为嗜血杆菌。直到1933年才确定流感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而且流感嗜血杆菌是继发感染的原因。
20世纪30年代,玛格丽特·皮特曼证明流感嗜血杆菌可以以封装(荚膜型)和未封装(非荚膜型)的形式隔离。她观察到几乎所有从脑脊液(CSF)和血液中分离的菌株都是b型荚膜。
在引进有效疫苗之前,流感嗜血杆菌b型(Hib)是细菌性脑膜炎和其他侵袭性细菌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在这个年龄组中,大约每200名儿童中就有一名患有侵袭性Hib疾病。大约三分之二的病例发生在18月龄以下的儿童中。
一种纯多糖疫苗于1985年在美国获准使用,并一直使用到1988年。首个Hib结合疫苗于1987年获得许可。
第七章:白喉
白喉是一种急性细菌性疾病,由产毒素菌株引起白喉棒状杆菌。这种疾病的名字来源于希腊语diphthera,意思是“皮革”希波克拉底在公元前5世纪描述了这种疾病,Aetius在公元6世纪描述了这种流行病。Edwin Klebs于1883年首次在白喉膜中观察到这种细菌,Friedrich Lö ffler于1884年培养了这种细菌。从20世纪初开始,尝试用毒素和抗毒素的组合进行预防。白喉类毒素是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开发的,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早期才被广泛使用。它与破伤风类毒素和百日咳疫苗混合,并在1940年代开始常规使用。
第六章:疫苗接种
正确的疫苗接种是成功免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确保疫苗接种尽可能安全有效的关键部分。本章提供了疫苗管理的最佳实践指南。该指南应与药物管理的专业标准和疫苗制造商的指南一起使用。
用药管理的基础是“用药管理权利”的适用。这些权利应适用于每次接种疫苗时的情况。这些权利包括:
●合适的病人
●合适的疫苗和稀释剂(如适用)
●合适的时间(包括正确的年龄和间隔,以及在产品到期时间/日期之前)
●合适的剂量
●正确的接种路线(包括正确的针规格、进针长度和技术)
●正确的接种部位
●正确的接种记录
疫苗供应商还应纳入基于证据的安全注射实践,如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供应商注射安全信息”网页所述 http://www.cdc. gov/injectionsafety/providers.html。
第五章:疫苗储存和处理
本章概述了存储和处理的最佳实践指南。疾控中心的疫苗储存和处理工具包http://www . CDC .gov/ventures/RECs/Storage/Toolkit/Storage-Handling-Toolkit . pdf包含关于最佳做法和建议的全面信息。制造商的产品信息和包装说明书包括特定疫苗储存和处理的最新信息。请参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储存和处理网页,获取这些资源和其他资源的链接,http://www.cdc.gov/vaccines/recs/storage/default.htm.儿童疫苗(VFC)计划的参与者或使用公共资金购买任何疫苗的人应咨询他们的州或当地免疫计划了解详情,因为一些计划要求可能与疫苗储存和处理工具包中包含的信息不同。
第四章:疫苗安全
免疫接种后的不良事件是指接种疫苗后发生的任何医疗事件。不良事件可能与免疫接种有关,也可能无关。需要进一步评估以确定不良事件是否由疫苗引起。疫苗不良反应或副作用是由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
免疫接种后的不良事件可按频率(常见、罕见)、程度(局部、全身)、严重性(轻度、中度、重度)、严重性(如危及生命、需要住院治疗或导致残疾或死亡)、因果关系和可预防性(疫苗固有的、生产挑战、给药错误)进行分类。免疫接种后的不良事件可能是巧合,或者疫苗可能增加了不良事件的风险。接种疫苗后的许多不良事件是巧合;它们暂时与疫苗接种有关,但偶然发生,没有因果关系。
第三章:医疗实践和提供者的免疫策略
疫苗供应商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所有需要疫苗的患者都能在需要时获得疫苗。供应商应实施系统和计划,以提供有效的疫苗接种,并在其实践中保持和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通过在实践中创造一种免疫文化,提供者和患者都可以放心地接种疫苗。
第二章:疫苗接种的一般建议
本章讨论了与美国常规推荐疫苗的接种时间和间隔、剂量、不良反应、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相关的最佳实践。关于使用多种疫苗和非常规推荐疫苗(如狂犬病、天花)的常见问题的更全面讨论,请参见一般最佳免疫实践指南: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最佳实践指南。
辉瑞和BioNTech在欧盟的Omicron XBB.1.5-适应型新冠肺炎疫苗获得了CHMP的积极评价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已建议批准两家公司的Omicron XBB.1.5-适应单价新冠肺炎疫苗(COMIRNATY®Omicron XBB.1.5)对5岁及以上的人进行单剂量接种,而不考虑先前的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史。委员会还建议6个月至4岁的儿童接种更新疫苗,作为三剂疫苗接种系列的一部分或全部,这取决于他们之前接受的剂量,或者作为一剂疫苗,用于完成新冠肺炎初级疫苗接种系列或之前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史的儿童。
第一章:免疫的原理
免疫力是人体耐受体内固有物质的存在并消除外来物质的能力。这种消除外来物质的辨别能力是由称为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的细胞的复杂系统来执行的。由于大多数生物体(例如,细菌、病毒和真菌)被识别为外来物,识别和消除这些物质的能力提供了对传染病的保护。免疫力一般只针对一种生物或一群密切相关的生物。
免疫系统对抗原形成防御,抗原是可以刺激免疫系统的物质。这种防御被称为免疫反应,通常会产生:
B淋巴细胞(B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分子(免疫球蛋白或抗体,体液免疫的主要成分)
特定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也称为细胞免疫)
最有效的免疫反应通常产生于对活生物体中存在的抗原的反应。然而,抗原不一定必须存在于活的有机体中才能产生免疫反应。一些抗原,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很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并产生足够的保护作用,即使它们没有被活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其他材料是不太有效的抗原,它们产生的免疫反应可能不会提供良好的保护。
在免疫治疗期间注射流感疫苗是安全的
流感疫苗对于癌症患者或有癌症病史的人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他们患严重流感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对癌症患者或护理癌症患者的人来说,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以降低癌症患者患病的风险也很重要。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沿着一个或多个皮区发生的疼痛性皮疹。带状疱疹是由先前水痘感染的潜伏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再激活引起的。以前感染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水痘)的人有患带状疱疹的风险。
水痘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通过直接接触或咳嗽或打喷嚏传播。它具有高度传染性。它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水痘感染者水疱中的液体传播,或通过直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的皮肤损伤传播。水痘患者在皮损出现前1至2天具有传染性,直到所有皮损结痂,通常在皮损出现后4至7天。
疫苗安全
疫苗安全 疫苗安全 注意:关于特定疫苗安全性的信息包含在针对该疫苗的专家问答集中。
疫苗推荐
疫苗推荐 疫苗建议 注意:针对特定疫苗的建议包含在针对该疫苗的专家咨询
旅行疫苗
旅行疫苗 旅行疫苗 注意:国际旅行者应接种美国常规推荐的疫苗(例如MMR、流感和T
疫苗储存和运输
疫苗储存和运输 储存和运输 1.疫苗储存单位 4.疫苗的生存力和有效
安排疫苗
安排疫苗 安排疫苗 在美国,为什么一般不给6周大以下的婴儿接种疫苗? 主要是因为在6
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具有传染性,感染通常通过粪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当一个人的粪便中发现的细菌或病毒被另一个人吞食时,便发生了粪口传播。当在玩具、书籍、衣服等表面发现少量粪便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以及父母或儿童保育提供者的手中;但是通常是看不见的。轮状病毒也可通过摄入被粪便污染的水或食物传播,或通过人们打喷嚏、咳嗽、滴下或呼出的呼吸道飞沫传播。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儿童的患病率相似。
咨询专家: 脊髓灰质炎
自1988年启动全球根除脊髓灰质炎行动以来,全球脊髓灰质炎病例数量下降了99.99%以上。在三种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WPV)血清型中,自2012年以来仅检测到1型(WPV1)。2015年宣布全球根除2型WPV;3型WPV在2019年被宣布根除。在最后两个WPV1流行传播的国家(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检测到的WPV1病例数已达到历史最低水平(2018年为33例,2019年为176例)。然而,在2021-2022年期间,马拉维和莫桑比克报告了9例与巴基斯坦有遗传联系的野生1型脊灰病毒病例。这些病例凸显了输入的风险和维持强化的全球监测和监督的重要性。
全球脊髓灰质炎病例的下降主要归因于在国家常规免疫计划和大规模疫苗接种运动中使用了口服减毒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OPV)。使用OPV的成功和安全记录被罕见出现的基因差异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s)所抵消,该病毒与亲代OPV毒株的基因漂移表明其复制或传播时间延长。循环性VDPVs可在免疫覆盖率低的地区出现,并可导致麻痹性脊髓灰质炎的暴发。此外,免疫缺陷相关的VDPVs (iVDPVs)可在患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的人群中出现,并可复制和排泄多年。在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期间,在33个国家中共发现了1856例心血管疾病病例。2022年7月,在纽约洛克兰县一名未接种疫苗的年轻成人中确诊了一例由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2型(VDPV2)引起的麻痹性脊髓灰质炎。
2016年4月,所有使用OPV的国家从使用三价OPV(tOPV;萨宾1型、2型和3型)至二价OPV(bOPV;萨宾类型1和3)。为控制和预防cVDPV2暴发,已在受影响国家分发了传统的单价2型mOPV2此外,一种新的单价2型OPV (nOPV2)不太可能产生cVPDV疾病,于2020年11月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入紧急使用授权(EUL),以解决CVP v2病例的上升。截至2023年3月,近6亿剂nOPV2已在28个国家用于疫情应对。
肺炎球菌
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有两种主要的临床综合征:菌血症(血流感染)和脑膜炎(大脑周围脑膜的感染)。它们都是由相同的细菌感染引起的,但产生不同的体征和症状。
肺炎球菌肺炎是由肺炎球菌感染引起的最常见疾病。据估计,美国每年有400,000人因肺炎球菌肺炎住院治疗。
肺炎球菌肺炎可与菌血症和/或脑膜炎(侵袭性肺炎球菌肺炎)合并发生,也可单独发生(非侵袭性肺炎球菌肺炎)。非侵袭性肺炎球菌肺炎可能很严重。症状包括突然发热、寒战或寒战、胸痛、咳嗽、气短、呼吸和心率加快以及虚弱。死亡率为5%-7%,在老年人中可能更高。大约25%-30%的肺炎球菌肺炎患者会出现肺炎球菌菌血症。
在美国,每年大约发生4000例无肺炎的肺炎球菌菌血症。菌血症是两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占该年龄组侵袭性疾病的70%。
在美国,50%的细菌性脑膜炎病例是由肺炎球菌引起的。每年估计有2000例肺炎球菌脑膜炎。症状和体征可能包括头痛、疲劳、呕吐、易怒、发烧、癫痫发作和昏迷。肺炎球菌脑膜炎的病死率在儿童中约为8%,在成人中约为22%。永久性神经损伤在幸存者中很常见。
脑膜炎球菌B
脑膜炎球菌病是由脑膜炎奈瑟球菌引起的细菌感染。脑膜炎球菌病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脑膜炎(约50%的病例)、菌血症(30%的病例)或菌血症性肺炎(15%的病例)。脑膜炎奈瑟氏球菌定植于鼻咽粘膜表面,并通过与患者或无症状携带者的大液滴呼吸道分泌物直接接触而传播。脑膜炎球菌病可能很严重。美国的总病死率为15%,10%-20%的幸存者有长期后遗症,如神经残疾、肢体或手指丧失和听力丧失。
脑膜炎球菌根据多糖被膜的特征,脑膜炎被分为12个血清群。大多数侵袭性疾病(如脑膜炎和败血症)由血清群A、B、C、W、X和Y引起。血清群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地理位置和年龄等其他因素。在2011年至2020年间,美国5岁以下儿童中约60%的病例由血清群B引起,11岁或以上人群中约三分之二的病例由血清群C、W或Y引起。血清群A在美国很罕见。历史上,血清群A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脑膜炎地带很常见,但在实施脑膜炎球菌血清群A结合疫苗运动后,血清群A疾病在脑膜炎地带几乎已被消除。
鼻咽携带率在青少年和年轻成人中最高,他们是脑膜炎奈瑟菌的传播宿主。